第5节
最理想的期望值结果,当然是彻底的歼灭战。参战大将朱桓,就力主打成包饺子那样的歼灭战。他直接向孙权请求,统领手下一万人马,在那条天险山路的北端,去阻断敌人退路,前后这么一夹攻,即可全歼敌人。《三国志》卷五十六《朱桓传》记载,孙权与陆逊商量:“逊以为不可,故计不施行。”史文说陆逊拒绝采纳朱桓的建议,这不符合事实。下面就会看到,陆逊还是做了全歼敌人的准备的,只不过思虑更为周密的他,为此特别加上了一道保险而已。
必须加上保险的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这是因为,陆逊的总兵力只有六万,要包十万敌军的饺子,力量的对比上先就悬殊。更关键的是,那条山路的北端,已经相当接近曹魏控制的地盘。如果曹魏从大本营合肥,出动大军赶来援救,直线距离不过二百里左右,而且地势平坦通畅,最多两天即可赶到。如果是这样,朱桓赶去对曹休包饺子的人马,反而会被对方包饺子了。但是,你的饺子馅儿是十万人,对方的饺子馅儿才一万人,谁更容易被包了呢?当然是你朱桓的一万人嘛。一旦朱桓先被对方包了饺子,全军的失败,顿时就在眼前。所以陆逊认为,包敌人的饺子,可以尽量争取;但是保险,也必须要加上。他加的保险是什么?下面就会看到。
据城坚守打成平手不是选项,全歼敌人包成饺子也仅仅限于尝试性的争取,期望值就只剩下一种:即打成漂亮的击溃战。什么是漂亮的击溃战?也就是要尽量多杀伤,多俘虏对方的有生力量;要尽量多缴获,多摧毁对方的兵器物资。这边陆逊的顶层设计有了,那边曹休的十万大军也到了。
话说那曹休,乃曹操的族子,论辈分,比这时的魏明帝曹叡还要高一辈,是曹魏宗族将领中的骨干,后台一硬,人就很牛。他统领大军,气势汹汹越过边境线,杀进孙吴地盘。一到无强口,就开始跋涉那条一百七十里的天险山路。此刻曹休已经得到情报,说是发现孙吴有大部队渡过长江奔向皖县,周鲂很可能是假投降。但是,曹休并没有打道回府,为什么?他牛啊!仗恃自己兵力雄厚,即便打不过长江,打下北岸的皖县总归是小菜一碟,而且也是可以拿回去炫耀的战功,于是传令全军:继续推进!
这一日,大军好不容易到达山路南端的石亭。眼看前面二十里外,就是皖县城池。曹休传令在此背靠山势,安营扎寨,充分休整之后对皖县发动强攻。在崎岖山路上艰难跋涉了好几天的将士,在极度疲劳中匆匆安营扎寨,很快就倒头进入梦乡。曹休照例派出部队到前方探查敌情,结果先头部队与敌军相遇,败下阵来。曹休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当晚全军休息之前,特别部署了两支精锐主力分队,在左、右两侧的前方预先埋伏,防备对手晚上来偷营。
在此之前就先行到达皖县的陆逊,以逸待劳,早已等候多时。在顶层战略设计的指导下,这位孙吴主帅级名将的季军,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战术设计。那么他究竟会在何时打?在何处打?又用什么战术来打呢?
陆逊的回答是当晚就打,就在对方扎营的石亭打,绝不给对手以任何充分休整恢复体力的机会。极度疲劳中,敌军的战斗力要减少一半;睡梦中发动突袭,战斗力又要再减一半,连打两个对折,十万人马就变成二万五,数量上的优势就完全丧失了。那么具体又怎么打呢?在此之前,他的大军本来分为左、右两部。现今他根据当晚最新情报,立马重新调整部署,变为三路强攻的阵形:左、右两翼,各一万多兵马,任务是强行攻击对方打埋伏的两拨部队,得手之后,再一同袭击对方大本营的左右侧背。居中的三万主力军团,则由自己亲自率领,直接从正面发动强劲冲击,猛攻对方的大本营。
当晚半夜,三路大军凭借对地形地貌的熟悉,迅速接近曹军的营地。首先发现敌情的曹军埋伏部队,立即进行抵抗。但是,孙吴军队的左、右两翼,人数更多,体力更足,准备更充分,攻击更准确,配合更默契,很快就占据上风。居中的陆逊,则指挥主力军团,砍开对方大营的外围防护设施,向曹休所在的中军大帐,发起一波又一波的猛烈冲锋。被惊醒的曹休,急忙组织抵抗。但是,万分疲惫的部队,突然遭到猛烈打击,脑袋一片空白。在对方的切割穿插之下,顿时陷入混乱,死的死,伤的伤,跑的跑,根本无法形成整体战斗力。曹休的用兵本领,本来就很普通平常,关键时刻还怕死。他见势不妙,只好奔往背后的山间小路,向后方撤退。群龙无首的将士,听说曹休已经开溜,纷纷丢弃一切有重量的东西,兵器、粮食、物品、车辆、牲口,等等,跟着主帅往后奔逃。
陆逊指挥部下跟踪追击。与此同时,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快速部队,已经从东南方向快速进行大迂回,赶往那条山间道路北端,前去阻断曹休的退路,这就是陆逊争取全歼敌人的尝试了。但是,那边的合肥方向,果然有曹魏的大股援军,也在向山路的北端赶来。
原来,此番与曹休呼应的,还有两支大军。其中一支由老将贾逵率领,原定目标是皖县东北方的濡须口。但是,中途贾逵得到情报,说是对手的快速部队,正进行大迂回运动,准备截断曹休的退路。沙场经验非常丰富的贾逵,立刻意识到曹休的处境险恶,赶紧改变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向西边奔去接应曹休。孙吴的那支快速部队,发现贾逵的大军赶来,便按照陆逊事先的指示,放弃堵截安全撤退。这就是陆逊早就加上的一道保险。《三国志》卷十四《蒋济传》文绉绉的写法是:“遇救兵至,是以官军得不没。”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要不是贾逵的救兵及时赶到,曹休这条大鱼,就真的要被陆逊包成鱼肉三鲜馅儿的大饺子了。
这一仗,陆逊终于打成了漂亮的击溃战。斩首俘虏上万人,夺取的牲口车辆也数以万计,军用物资和兵器难以计算。狼狈逃回的曹休,愧恨交加,急火攻心,背上的大疮破溃,不久就一命呜呼。
石亭之战,充分证明陆逊不愧是孙吴主帅级名将的季军。此役也是孙吴在淮南对曹魏多年用兵中,最为辉煌的胜利,成为两国在淮南军事态势的分水岭。从此,曹魏从攻势转为守势,而孙吴则由被动转为主动。所以第二年春天,孙权开始放出要当皇帝的舆论;四月间,就坦然把自己升级改版,从称王变为称帝了。
回顾这一次陆逊军事天才的完美展现,他的成功,最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动手做事时,能够符合科学的程序,首先做好顶层的战略设计,然后再做下层战术设计,整个过程中,思路和程序极为清晰。二是确定战役目标的期望值时,能够根据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明智选定合理的等级,有取有舍,而不是一味好大喜功。这些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今天好好借鉴。因为在当下,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很多。有的是顶层设计还没有做好,下面的大动作已经开始,结果做到中途,才发觉处处都碰到难以解决的麻烦;有的是确定目标时严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结果根本无法实现,沦为空头支票。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对比对比陆逊,或许会找到答案。这正是:
前人昔日雄风在,何以成功借鉴多。
要想知道陆逊遭遇了怎样的悲惨结局,请看下节。
三 含冤身死
陆逊一生,对孙权有两次重大贡献。第一次是猇亭之战击败刘备,消除西面的威胁,使孙权得以摆脱曹魏独立称王。第二次是六年后石亭之战击败曹休,瓦解北面的威胁,使孙权得以升级改版,正式称帝建立皇朝。孙吴臣僚中对孙权有如此特殊贡献者,还没有第二人。但是,自从孙权当上皇帝,陆逊就开始厄运临头,而且越是忠心耿耿,越是遭受打击,以至于最后出任丞相才一年,就在孙权的高压逼迫之下,悲愤万分离开人世。作为孙吴的元勋,陆逊为何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他的死亡又对孙吴政局有何重大影响呢?
黄武元年(222)猇亭之战后,陆逊得到孙权非同寻常的信任,长期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镇守上游的荆州。孙权对他的信任,从《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中的两段记载就可以充分看出来。
第一段记载说:“诸葛亮秉政,与权连和。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刘备死后,诸葛亮与孙吴重新建立联盟,陆逊成为孙权与蜀汉君臣的联系纽带:孙权的决定,要让陆逊向诸葛亮转告;而孙权给对方的公文,中途要给陆逊过目,陆逊可以自行修改,然后用孙权给他留下来的大印加封后送出。这样特殊的信任,在三国时代相当少见。关于当时的机要公文,是用什么样的三国版的保密箱来传送,这在后面讲朱然时将会详细介绍。
第二段记载说,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称帝,对陆逊的信任达到顶峰。当年九月,孙权本人回到下游的建业(今江苏省苏州市),把太子孙登和诸位皇子、朝廷的政务机构尚书台,都留在武昌,由陆逊在此“辅太子,董督军国”。所谓“董督”,即主管监督之意。后世的董事会、董事长、张董李董,就由此而来。“董督军国”,就是主管监督军务和国务,军务政务一肩挑。
陆逊在武昌一心为公,鞠躬尽瘁。比如,皇子孙虑迷恋当时南方流行的斗鸭,陆逊严肃批评,规劝孙虑把精力用在读书进步上。孙权想派军队到夷洲,即后世的台湾,去掠取人口,陆逊进谏说,只要在江东减轻租税,休养生息,人口自然就会繁衍起来,足够国家使用,冒着远洋风波到夷洲掠取人口,会得不偿失。
君臣关系出现裂痕,是从辽东事件开始的。
现今辽东半岛一带,当时属于幽州的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长期由当地大族公孙氏控制。孙权称帝时,辽东掌权者是公孙渊,拥兵数万,割据称雄。为了抵抗西面的曹魏,公孙渊就想在外部找靠山。《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记载,孙权嘉禾元年(232)十月,公孙渊派特使到建业,献上表章,归顺称臣。高兴过了头的孙权,下诏封公孙渊为燕王,而且要派高级官员带领一支万人船队,到辽东去给公孙渊授爵加冕。对于这一荒唐决定,“举朝大臣皆谏,以为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在向孙权劝谏的大臣中,自然少不了一心为公的首席重臣陆逊。但是孙权头脑发热,依然一意孤行。使团到达辽东,公孙渊却砍下使臣的头颅,去向曹魏献功,万人船队只剩下残兵败将逃回江东。这等于是不远千里,给公孙渊送了两颗邀功的脑袋。孙权恼羞成怒,要亲率大军前去报仇。孙吴群臣再次纷纷劝阻,其中,陆逊的地位最高,劝阻也最坚决。《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记载他的话说:“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此臣之所惑也。”孙权稍微冷静之后,也顺势下台,没有出兵。
辽东事件,给孙权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脸面是君主的生命,丢了脸面就等于丧失了尊严,丧失尊严又会削弱权力,权力削弱位置就坐不稳。孙权决心采取手段,挽回脸面和尊严。可是他采取的手段却出人意料,不是积极改正错误,收复人心,而是搞特务政治,想方设法监视、压制臣子。他的逻辑大概是:我犯大错误丢了脸面,难道你们就一贯正确吗?我只要挑出你们的错,就说明我依然比你们正确,比你们英明,脸面不就捞回来了吗?作为孙吴众臣中威望卓著、实权在握的领袖人物之一,陆逊在这场打击中自然首当其冲。
于是,主要针对陆逊的打击就发生了。这是什么样的打击呢?
这场打击叫做“中书校事”。“中书”即“中书典校郎”的简称,是孙权特别设置的一种官员。至于“校事”,即审查监督军政事务。孙权从宫廷侍从人员中,选了吕壹、秦博两人,担任上述职务。他们官位不高,实权却极大,大到有权检查朝廷任何军政机构的公务文书,有权监视举报任何一位大臣。说白了,就是孙权放出来的两个特务。
其实,设置校事官监视群臣的发明权属于曹操,史称“昔武皇帝大业草创,乃有小罪不可不察,故置校事”。这见于《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曹操素来以权术驾驭臣下,他设校事不足为奇。孙权以往一直对杰出大臣十分尊重和信任,如今却邯郸学步仿效曹操,这样的变脸表演就未免令人惊讶了。
吕壹和秦博开始校事后,孙吴的大臣马上就领教到了他们的厉害。《三国志》卷五十二《顾雍传》中形容是:“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他们举报罪过纠察奸邪,细微小事也要上报;再加上想方设法上纲上线,把无罪定为有罪,小罪定为大罪,诋毁攻击大臣,排斥陷害无辜。
哪些大臣是重点攻击对象?《三国志》卷五十二《步骘传》列出三位:“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丞相顾雍,与陆逊一样出自江东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名门望族。他为人谦和,办事谨慎。太常卿潘濬,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人氏,是荆州的名流,协助陆逊镇守武昌。这两位都是文臣,实际上是陪衬,真正的重点是威信最高而权力最重的陆逊。
吕壹嚣张跋扈,西面查武昌,东面查建业,把大臣经办的公务文件查了个底儿朝天。而孙权也根据他莫须有的检查报告,连续向陆逊、顾雍等朝廷大臣责备追问。弄得陆逊和潘濬,一谈到彼此的遭遇就忍不住涕泪横流。经过这一番大折腾,孙权觉得把朝廷风头人物的脸面和尊严统统扫了下去,自己重新站在权威制高点上,也就挽回了脸面和尊严。目的既然达到,就以假公济私的罪名,将吕壹处死,中书校事制度就此停止。
中书校事制度停止了,陆逊在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却没有停止。事实上,中书校事只是一场更大打击的前奏。
原来,君臣之间已经存在的老矛盾,再加上孙权家庭争端引发的新矛盾,两者紧紧纠结在一起,又酿成了另一场重大政治事件,使陆逊遭到更为沉重和严酷的政治打击。
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史书称为“二宫构争”。具体而言,就是分别居住在各自宫廷中的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为了取得继承人位置而引发的政坛斗争。斗争为何会发生呢?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儒家经典《礼记》的《大学篇》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套修齐治平的理论,儒家一直提倡。然而即便是文治武功相当辉煌的英主,在齐家方面,特别是在挑选继承人上,成功者也很少。秦始皇能一统天下,却不能防止少子胡亥算计大哥扶苏。汉武帝雄材大略,却把自己的太子刘据,逼得逃亡民间上吊自杀。为何他们不能和睦一个小家?根本原因是本人在修身上很差劲,好色。好色则多妻,多妻就多子,儿子多,继承人只能有一个,当然争得头破血流。如果君主本人再不讲原则和规矩,偏听偏信,那就更热闹了。
就三国而论,确立继承人最为平静顺利的是刘备。他的妃嫔和儿子原本就不多,又有诸葛亮兼任太子师傅,所以正气伸张。曹操在曹丕、曹植两兄弟中犹豫不决,但总算没有闹出大乱子,属于次一等。唯有孙权,妃嫔子嗣既多,本人又不讲原则,结果夺位斗争从宫廷蔓延到大臣,搞得政局动荡难以收拾,属于最糟糕者。而孙权也因此从中青年的英明君主,变成了老年的昏聩皇帝。
陆逊很幸运,赶上了孙权前半生的英明,得以充分施展军事天才;他又很不幸,赶上了孙权后半生的昏聩。赤乌七年(244)正月,他被任命为丞相,结果才当了一年,就在“二宫构争”之中,以悲剧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这场悲剧是怎样发生的呢?
孙权共有七子:长子登、次子虑、三子和、四子覇、五子奋、六子休、少子亮。七个儿子大多不同母,关系已经生分。加之孙权称王称帝以后,直到他临死的前一年,首尾三十载,竟然没有从健在的配偶中正式立过一位皇后。妃嫔之间没有嫡庶之分,儿子之间也就没有尊卑之别,这就更加助长了他们夺位的野心。
赤乌四年(241)五月,皇太子孙登病死。此时,次子孙虑早死,孙权封三子孙和为太子,四子孙覇为鲁王。孙和成为太子后,孙权却不立其生母王氏为皇后,而且对孙和与孙覇的待遇完全相同,毫无区别,《三国志》卷五十九《孙霸传》记载是“和为太子。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这样一来,孙覇就起了夺取太子位置之心,这时还有一个人来帮忙,就是孙权的大女儿孙鲁班。孙鲁班为步夫人所生,工于算计。她见孙和之母王夫人受宠,对自己生身母亲步夫人不利,就与孙霸联合起来,对付孙和母子。
不久孙权重病,指示太子孙和到神庙中去求神赐福。孙和去了神庙,又顺便到附近妃子张氏的叔父张休家,探望一番。回转皇宫,孙和就受到孙权的怒骂。原来,他一出宫,孙鲁班就派人跟踪,并且赶在前头向孙权打小报告,说是弟弟为父亲求神赐福不上心,只顾同张家商量自己的私事,又说王夫人这段时间对父亲生病不仅不忧虑,反而很高兴。孙权听了大怒,心想你们母子俩都巴不得我早死啊!所以才大骂孙和,又痛责王夫人一番。王夫人又气又怕,随即自杀身亡。
王夫人一死,孙和便孤单了,孙覇乘机发动攻势,两兄弟的矛盾迅速激化。孙权并不明确表示自己的倾向性,只是命令两人在各自的宫中好生读书,彼此不准往来。孙权的处置办法,不仅没有消除两兄弟的矛盾,反而造成了矛盾范围的扩大。外面的朝廷大臣,很快分成对立的两派。据《三国志》卷五十九《孙和传》裴松之注引殷基《通语》记载,当时的情景是:“仇党疑贰,滋延大臣。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
支持太子孙和的领军人物,就是仍然留守武昌的丞相陆逊。陆逊为何支持孙和呢?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是出自公心坚持原则。孙和年龄居长,并无大过,按照继承人选的规矩,本来就符合条件。加之既然已经正式立为太子,就不宜随便废黜,形同儿戏。其次也与其切身利益有关。原来,孙和嫡妃张氏的妹妹,就是陆逊儿子陆抗的妻子。两姐妹的爷爷,是孙吴的元老张昭。太子派中另外两名骨干人物,是太常卿顾谭、骠骑将军朱据。顾谭是已故丞相顾雍之孙,也是陆逊的外甥,所以跟随舅父拥护太子。朱据的夫人,是孙权的小女儿孙鲁育。孙鲁育比较正派,看不惯姐姐孙鲁班对三弟孙和使坏,就同丈夫一起声援孙和。
拥护鲁王孙覇的为首者,是骠骑将军步骘。步骘与大公主孙鲁班的母亲步夫人同宗,他看到孙权对功高望重的陆逊心存不满,孙权又有改立孙覇为太子之意,觉得拥护孙覇有利可图。大司马全琮,正是大公主孙鲁班的丈夫。在步骘和全琮的带领下,形成了与太子派勉强相当的鲁王派。
以上两派当中,最后遭到孙权残酷打击的,反而是在道义上占据上风的太子派。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恶果,与太子派骨干人物的一个共同特点直接相关。这是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呢?“三国探客”告诉你。
这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多多少少都和“中书校事”那次政治事件有关。丞相陆逊,是当时实际上的头号重点监视对象。骠骑将军朱据,也是当时的监视对象之一。太常卿顾谭,则是另一重点监视对象顾雍的嫡孙。
这一特点非常微妙,必然要引起孙权的高度警觉:你们这些人现今拉帮结派聚在一起,分明是旧恨未消有所图谋;现今虽然打着拥护太子的旗号,实际上是企图在今后把他当成傀儡来支配,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一旦孙权把问题上纲上线到君臣权力之争的高度,再和过去的政治恩怨纠结起来,事情就很严重了。六十四岁老年人的疑忌心理,更如火上浇油。他决定把继承人的选择暂且放在一旁,先把太子派中的危险人物收拾了再说。
此时此刻的孙权,敢于向陆逊等人施行严厉打击,是因为力量的对比变化,对他很有利。中书校事时,几乎所有的臣僚都对校事不满,陆逊和顾雍又分掌将相大权,孙权不得不做出让步。而今,朝臣分为对立的两派,他再实施打击至少能得到一半人的支持。再说顾雍已死,陆逊又从掌控兵权的元帅,变成了失去兵权凭借的文职丞相。于是,赤乌八年(245)二月,即陆逊出任丞相十四个月后,孙权开始动手整人了。
既然是故意整人,当然不会按正规的法律程序走,交给执法部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审判问罪。史书记载他整人的招数是:“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据这段出自《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的档案,当时孙权不断从皇宫派出特使,用种种莫须有的问题,严厉责备追问陆逊,一直逼得老年体衰的陆逊,身体无法承受极度的愤怒冤屈,因而丧命死亡为止。人死之后,特使很可能还清理了陆逊的家产,继续挖掘犯罪证据,但是并没有发现超过正常范围的多余财产。
拥护太子的人物中,顾谭与其弟顾承,一齐被撤职流放到岭南,作了他乡之鬼。孙权的二姑爷朱据,在发配到远方的途中被孙权赐死。此外,被砍头的还有张纯、吾粲;被酷刑拷问的有陆胤;被流放的还有张休、姚信。他们不是陆逊的部下,就是其亲属好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鲁王派的骨干人物,全都得到提升,瓜分了原来属于陆逊的职位和权力:步骘升任陆逊留下的丞相一职,吕岱升任陆逊原来担任的上大将军,全琮升任右大司马。至此,孙权的偏向和意图彻底暴露无遗。
“二宫构争”和陆逊之死,笔者将其总结为孙吴历史上的“五三一事件”:定性是五个“最”字,起因是三个因素,后果是一个转折。
五个“最”字的定性是:堪称孙吴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大、结束方式最残酷、示范作用最恶劣、影响后果最严重的政治事件。
产生的根本起因,是以下三种因素的纠结和叠加:第一是孙权在修身上的堕落,从昔日的英明、大度和从善如流,变成昏聩、猜疑和偏听偏信;第二是孙权在齐家上的失败,不能教育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反而纵容他们只顾私利,骨肉相残;第三是孙权在治国上的恶化,从过去的“亲贤臣,远小人”,完全退化成“亲小人,远贤臣”。
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是孙吴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前兴旺发达的上升态势,到此戛然而止;从此政局急转直下,朝廷之上,君杀臣,臣废君,大臣互杀,血腥恶斗连续不断,直至灭亡。
对比陆逊与诸葛亮,两位大体同时担任本国丞相,彼此又还有交情,然而人生结局却有天渊之别:陆逊横遭猜疑,含冤而死;孔明却深受信任,托孤辅国。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他们的人生结局,又都同样展现出悲剧性的审美境界。陆逊鞠躬尽瘁反遭迫害,是完美事物遭遇毁损的悲剧;孔明壮志未酬遗恨千古,是完美事物发生缺陷的悲剧。悲剧,最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所以至今讲述他们的历史故事,我们依然会深受触动,从而浮想联翩。正是因为深深的触动,所以三十年前笔者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就把陆逊家族为首的江东世家大族作为研究的对象。这正是:
忠心保国身冤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关于陆逊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四名朱然。
主帅型名将第四名——朱然
他是陪同孙权读书学习的发小;他曾经协助吕蒙擒杀关羽,此后又接替吕蒙镇守荆州的江陵,长达三十年;他以五千兵马坚守江陵城池,抵抗曹魏十倍以上精兵强将六个月的高压围攻……
一 名震敌国
本节讲的这位名将,他改了姓过继给舅舅当儿子,也是陪同孙权读书学习的发小;他曾经协助吕蒙擒杀关羽,此后又接替吕蒙镇守荆州的江陵,长达三十年;他以五千兵马坚守江陵城池,抵抗曹魏十倍以上精兵强将六个月的高压围攻,巍然屹立坚不可摧,逼得对方黯然撤军,从此威名震动曹魏。他,就是名列孙吴主帅型名将第四位的朱然。那么朱然是如何从孙权的陪读发小,成长为孙吴的主帅型名将?他又怎样在江陵保卫战中,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用兵传奇呢?
朱然字义封,丹阳郡故鄣县(今浙江省安吉县)人氏。原本姓施,十三岁时却改了姓。为什么呢?原来他妈妈姓朱,有个弟弟名叫朱治。这朱治可不是一般人物,当初他是孙权父亲孙坚的得力助手,孙坚死后又帮助孙权的大哥孙策,打回江东开创基业。孙策早死,朱治又全力辅佐孙权,完全称得上是孙吴的开国元老。可惜他没有儿孙命,人到中年还没有儿子,只好把姐姐的儿子施然,过继给自己当儿子。于是,施然就改了姓,变成了朱然。
朱然当时虚岁十三,与孙权同岁,就被安排陪同孙权读书。当时少年儿童发蒙读书,比较正规的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四五岁时,开始识字,课本大都采用李斯《仓颉篇》、史游《急就篇》等字书。第二阶段在六七岁时,开始读内容浅显的儒家经典,主要是《论语》和《孝经》。到了第三阶段八九岁,再学习儒家的大部头经典,包括《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周礼》《左传》《国语》等。这对发小当时读的什么书?据孙权自己说,是《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而这正是第三阶段的主要课本。
几年之后,两个小小少年长大成人,外貌各有特色。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描绘,孙权是“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嘴巴大大脸颊方,眼睛炯炯有神光。而《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中描绘的朱然,则是“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身高不到七尺,但是“气候分明”。这里的“气候”,与季节气候完全没关系,而是指人的精气神非常饱满外露。七尺是多高?即现今一百六十八厘米。当时的一尺,以往学者大多认为相当于二十三厘米。其实准确地说,应当是二十四厘米。这个数据是谁给的?就是朱然本人给我们提供的,其中的故事,下一节就会讲到。
建安五年(200),十九岁的孙权继承大哥孙策,成为江东基业的新主宰。他的长年陪读伙伴朱然,自然也顺利进入仕途,当官了。那么朱然的表现如何呢?
他最早在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西北)当县长。当时,不到一万户居民的县,长官叫县长;超过一万户,叫县令。朱然很快显示出行政才能,从而升任郡太守。经过严格考察之后,孙权又给他两千人的军队,要他去平定山越,以便测试他的军事才能如何。
原来,孙权上台之初,内政上面临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山越的反抗日益激烈。两汉以来,在现今浙江、江西和安徽三省交界的万山丛中,居住着大量的山民,史籍统统称之为“山越”。孙策攻占江东建立统治,曾经遇到山越的激烈反抗。孙策一死,山越的活动更加频繁。由于山越人数众多,活动地域广大,所在地区又迫近孙吴当时的政治中心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因此孙权派出多支军队,前往山区平定山越的反抗,而朱然便是其中之一。朱然也没辜负发小君主的期望,一到分配给他的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市)西部,不过一个月左右,就把当地的山越反抗一一平定。孙权见他在用兵打仗方面很有天赋,就任命他为偏将军,正式进入军界。
建安二十四年(219),朱然随从主帅吕蒙,偷袭关羽进攻荆州。在占领关羽后方大本营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之后,关羽从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前线撤退回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准备向西翻越荆山逃回益州。朱然奉命与潘璋跟踪追击,当年十二月在章乡(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北)擒杀关羽。战役结束后孙权论功行赏,朱然被提升为昭武将军,封为西安乡侯。按照当时的封爵制度,奖赏有功将领的侯爵,分为县、乡、亭三等。第一次封侯者,一般是封第三等的亭侯。朱然第一次封侯,就越级封了第二等的乡侯,即西安乡侯,可见在孙权眼中,朱然的功劳确实不小。
不仅孙权,还有另外一个人也非常欣赏朱然,他就是主帅吕蒙。擒杀关羽攻占荆州之后,过度的思虑和劳累,使吕蒙本已多病的身体受到严重的损害,很快就在江陵病倒了。赶到江陵的孙权,亲自安排百般医治,依然无力回天。《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记载,吕蒙病危之时,孙权慎重问他,谁来接替镇守江陵的重任。吕蒙对此早有考虑,回答是两句话:“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以朱然的胆量操守而论,接替我的职务绰绰有余,所以我认为可以任用他。借用现今歌曲《传奇》的句式来说,只因为吕蒙在临终前多说了这两句话,从此朱然就与江陵城池有了不解之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底,朱然从众将官中脱颖而出,出任江陵守军的指挥长官,孙权还特别授予他一根象征诛杀威权的“节”,使他有权诛杀违反军令的普通将士。两年多后,这位朱长官,又协助主帅陆逊,迎战前来为关羽复仇的刘备大军。他统帅五千人马,先是攻破了刘备的前锋部队,接着又去阻断对方的后路,实施前后夹击,打得刘备狼狈而逃。又立新功的朱长官,高升为征北将军、永安县侯。
但是,以上这些战功,都只能算是朱然在江陵舞台上的暖场戏码,小表演而已。真正的叫座大戏,还要数他即将演出的江陵保卫战。那么这场江陵保卫战是怎么打起来的?朱然要抵抗的是什么样的对手呢?
这场大战的起因,是孙权对曹丕的一场大忽悠。
自从赤壁之战使得三分局面开始出现之后,三方的关系中,曹、刘两家始终是势不两立的死敌,唯独孙权周旋于其余两方之间,时而联刘抗曹,时而亲曹击刘,把纵横捭阖的手段表演得淋漓尽致。为了集中力量消灭荆州的关羽,孙权可以主动向曹操称臣纳贡。为了对付东下复仇的刘备,孙权又向继承父亲权位的曹丕大灌迷魂汤。不仅送上吹捧曹丕的表章,还献上大批南方的特产贡品,海贝、明珠、珊瑚、玳瑁、犀角、象牙、孔雀、翠鸟,种种中原罕见之物摆满曹魏殿堂,把生性喜爱奇珍异宝的曹丕看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他决定封孙权为吴王,作为奖赏。不久,曹丕的封拜使团就直奔江南,而孙权也欣然接受奖赏。此后的大半年中,魏、吴两方的使者,不断来往于洛阳与建业之间。每次吴使来洛阳,必定带来一封措辞谦恭的表章和大批珍稀的贡品。但是,唯独对于曹丕的一项要求,即把王太子孙登送到洛阳去充当人质,孙权想尽一切理由加以拖延,始终没有照办。
孙权黄武元年(222)闰六月,名将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到了深秋九月,忍耐不住的曹丕,派出特使前往江东,非要逼迫孙权交出太子孙登不可。已经渡过难关的孙权,马上变脸,拒绝特使入境。到了这时,曹丕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被孙权忽悠和愚弄。他勃然大怒,立即下诏:出动三路大军进攻孙权。其中有两路大军,分别由曹休、曹仁指挥,从东南方向的淮南进攻孙吴;而另外一路,则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四将,进攻正南方向朱然镇守的江陵。
以上三路大军中,曹丕最看好的,就是进攻朱然的这一路。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因之一,是这一路距离曹魏的核心地区距离最近,发起军事行动最便利。原因之二,是这一路所通过的地带,基本上都是平坦的陆地,最适于曹魏的铁骑兵团快速运动。原因之三,是江陵城池曾经被曹魏占据过,所以对此处的地形地理并不陌生。正因为曹丕看好这一路,所以他才赶往位于这条通路上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进行声援和督战。
这样一来,朱然面临的对手就非同一般地强劲了。原因也有三:一是从兵力上说,朱然手下能够参战的只有五千人马,而对方的兵力,单单是前部军团就有三万之多,是他的六倍。二是对方的皇帝又来声援和督战,士气比往常更高涨。三是对方将领中的张郃和徐晃,与张辽、乐进、于禁齐名,堪称曹魏的五虎上将。五虎上将来了俩,这是好对付的吗?
但是朱然并不害怕。《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说他“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在战场碰到紧急情况,胆大镇定的表现远远超过常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心中有底。朱然素来对军队训练抓得很紧,在平常没有军事行动的时候,也一点不放松,《朱然传》对此有档案记录:“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没有作战行动,早晚也要敲起战鼓,整装列队,进行作战训练,全体将士一个不落。时刻准备打仗,时刻准备打胜仗,他不是只挂在嘴上,而是切切实实落实在行动上。既然平常训练有方,遇到情况当然不慌。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江陵城池的防御功能很有信心。
郦道元的《水经注》说,江陵城池是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扩建的,接下来由吕蒙接收了:“旧城,关羽所筑,吕蒙袭而据之。羽曰:‘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乃引西退。”建安十五年(210),刘备向孙权借得江陵所在的南郡,即所谓的“借荆州”。第二年刘备进入益州,关羽开始单独镇守江陵。到建安二十四年(219)被擒杀为止,关羽镇守江陵八个年头,他扩建城池,就在这段时间。时间不短,城池当然修得坚固。关羽所说的“不可攻”,既是舍不得攻,也是攻不下来的意思。吕蒙接收后很快去世,接下来由朱然镇守江陵,至今又有三个年头。以他那种平常就抓紧战备的作风,自然又会对城池修缮加固一番。
虽然朱然平常就抓紧军队的战备训练,他维修加固的江陵城池也非常坚固,但是面临强大对手的凶猛进攻,他能经受住考验吗?他又会有什么样的精彩表演呢?
话说曹真等四员大将,统领大军来在江陵城下。一到就沿着城池的外围,建立屯兵的营垒,然后向城池不断发起猛攻。那时候是冷兵器时代,所以曹军的攻城办法主要是三种。哪三种?从空间高度来说,是上中下三种位置。上面,是在城墙外边用木材架设高楼,然后在高楼上向城内发射弓箭,以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中间,是在城墙外边垒起土山,等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的时候,再派敢死勇士翻过城墙冲进城内。下面,是在城墙外边挖掘地道,穿过城墙通向城内,然后再从地道派兵冲进城去,即《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所说:“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
朱然毫无畏惧,指挥部下根据对方的战术,针锋相对给予还击。翻越土山企图攻进城内的,迎头砍下城去。挖掘地道企图穿越的,一露头就长矛大戟戳翻在地道里。从楼橹上发射弓箭的,命令狙击手凭借城墙的掩护,发射冷箭,抢先将他放倒在楼橹之上。
曹魏方面见攻城行动迟迟未能得手,便将进攻矛头转向城外孙吴的援军。原来,孙权调派的大将孙盛,率领一万人马,驻守在江陵城南的百里洲上,从南面对江陵进行有力的支援。这百里洲是当时长江中的一块大沙洲,非常适合擅长水战的孙吴军队在此建立据点。南边的有力支援,使得曹魏军队对江陵城池的包围,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缺口。现今曹军想要先把这支援军打掉,然后再来围攻城池瓮中捉鳖。
黄武二年(223)正月间,曹军的名将张郃,趁着长江水浅,指挥统领手下人马偷渡长江,在百里洲的空虚之处登陆,一登陆就突然发起猛攻。那边的孙盛猝不及防,招架不住,被迫乘船逃走。拿下百里洲后,曹军一面加紧围攻朱然的城池,一面用船只串连起来,在长江的江面上架设浮桥,以便从岸上直接调派人员和运送物资,到百里洲上巩固阵地。这是长江上最早架设浮桥的记载之一。
那边的孙权,得知百里洲失守,紧急调派三员将领,即潘璋、诸葛瑾和杨粲,前去夺回百里洲,援救江陵的朱然。但是,三员将领中,潘璋算是有经验的骁勇将领;而诸葛瑾,即诸葛亮的大哥,温文尔雅,适合当文臣,用兵打仗不是他的强项;至于杨粲,更算不上是孙吴的名将。三员大将就有两人不顶用,不是孙权不会用人,而是他没有挑选人的空间。前面说了,此番曹丕出动了三路大军,全面开花,孙权手下的得力将领,全都早就被派上了用场。如今他手上还能动用的将领,就这三位还算最好的。然而要他们去对付张郃这样的虎将,那就吃力得很了。所以在重新夺回百里洲的战斗中,孙吴方面一直未能得手。
迟迟不能得到外援,朱然的危险就急剧上升。首先是外部无所顾忌的对手,发起的攻城行动更加猛烈强劲。再有就是内部的军粮、武器,都得不到任何补充,日益匮乏。特别是粮食库存不多,开始减少用餐定量之后,出现了普遍的营养缺乏所导致的水肿。对于这种水肿,六十岁以上的读者应当都不会陌生。朱然以身作则,同甘共苦,鼓舞士气,等待外援;同时想出一个虎口夺食之策,来解决燃眉之急。他组织起一支突击队,乘对手松懈之机,猛然杀出城去,连续攻占对方两座屯兵的营寨,抢夺了一批粮食、兵器,得胜而归,于是军心大振。
世间上的成功,往往取决于能否在极度的艰难困苦之中,再咬牙坚持那么一小段时间。朱然坚持住了,他的转机也就来了。此时,三月桃花水春潮即将到来,进攻百里洲的老将潘璋,便想给百里洲上的敌军也来一个瓮中捉鳖。他率军前往上游,砍伐大量的干枯芦苇,捆扎成筏子,准备点燃之后顺流而下烧毁浮桥。然后在春潮来临时,向困在百里洲上的魏军发起围攻。但是就在他准备停当之际,百里洲上的敌军却突然开始撤退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来,在宛县督战的魏文帝曹丕,也是担心浮桥有失,更害怕春潮上涨之后会使曹军葬身鱼腹,所以紧急下令从百里洲撤军。孙吴的水军趁机发动追击,江陵城下的曹军也立脚不住,随之全军撤退。于是,这场江陵保卫战,就以朱然获得胜利而告终。
江陵之战,朱然凭借非同凡响的胆识,常备不懈的战备,以五千人马抵抗十倍以上的强敌,历时六个月巍然屹立,与建安二十年(215)张辽以七千人对抗孙权十万人的合肥之战,太和二年(228)郝昭以一千多人对抗诸葛亮数万人的陈仓之战,并称为三国城池保卫战中以弱胜强的三大经典。《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记载,因为这一战,朱然从此“名震于敌国”。而曹军十四年前守卫江陵就守不住,被周瑜拿下;现今进攻江陵又拿不下,被朱然守住。这江陵简直成了曹军的伤心之地了。
后来,朱然光荣升任左大司马、右军师的顶尖级军职。他继续在江陵镇守,到他去世为止,长达三十年之久。在他镇守期间,曹军再没有大规模进攻过江陵。而朱然也成为继陆逊之后长期镇守荆州上游,保障国家西部安定的主帅。综合他的辉煌战功和突出贡献,他完全可以评为周瑜、吕蒙、陆逊之后,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四名。如果进行单项比拼,则可以评为孙吴城池保卫战的第一名将,总冠军。
笔者多次研读《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心中的感触主要有两点。一是史文说朱然军中缺粮,所以“兵多肿病”。笔者亲身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大灾害,那时粮食匮乏,本人身上也曾出现黄色水肿,用手一按,就是一个凹坑,所以对此印象极为深刻。二是朱然的为人,一点都不轻狂嚣张。尽管他是当朝君主的陪读发小,而且受到高度的信任,但是他并没有像一些恶劣的官二代、富二代,把尾巴翘到天上去,张口就说自己上面有人,到处为非作歹,令人反感厌恶。他为人低调谦虚,做事踏踏实实,完全是用自己的才能和成绩来说话,一步一个脚印,开创自己的远大前程,就连敌军也不能不慑服。同样都是人,怎么差别就如此之大呢?这正是:
将军岂止威名显,品格清高耀古今。
要想知道朱然给后世留下了什么样的珍贵文化遗产,请看下节。
二 文物瑰宝
三国是典型的战争时代,所以名将众多,如同群星闪耀光芒。不过绝大多数名将,都只给后世留下了非实物性的馈赠,比如记录在史书当中的种种生平事迹和有趣故事,而没有留下实物性遗产。但是,孙吴的名将朱然却与众不同,不仅在史书当中留下了非实物性的辉煌事迹,还给后世留下了能够亲眼看到和直接触摸的珍贵实物遗产。那么朱然给后世留下了哪些珍贵的实物遗产?从这些遗产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三国历史什么样的真正风貌?又能领略到三国文化什么样的动人风韵呢?
笔者讲三国,一贯注重以专业的眼光,努力去探求真相和玄机。而实地考察三国遗迹,深入研究三国文物,正是我探求真相和玄机的两个基本点。那么朱然的珍贵实物遗产是什么呢?“三国探客”告诉你。
朱然留给后世的珍贵实物遗产,主要有两笔:一笔留在长江上游的北岸边,他长期镇守的江陵;另一笔则留在长江下游的南岸边,他长眠的墓地之中。先来看他留在江陵的珍贵实物遗产。
江陵,在今湖北省荆州市的荆州区。到了这里,一座古城就进入眼帘。雄伟的城门城楼,高大坚固的城墙,在护城河环绕之下巍然屹立,被誉为“铁打的荆州城”,是我国现存不多的古城中,保存相当完好的一座,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了这座古城,荆州也就进入了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行列。
但是,这座古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就是在地面雄伟城垣的下面,还隐藏着更加古老的城垣。原来,这座古城已经有上千年连续不断的修建历史,现今地面上看到的,只是明末清初修建的城垣而已,时间还不到四百年。就好比一棵千年参天大树,显露在地面以上的繁茂枝叶,只是后来长出的部分,而支持它生命的悠久根基,却还深深藏在地下一般。这棵大树地下的悠久根基,目前从考古发现上可以追寻到三国。据《考古学报》2001年第4期《荆州南垣东端发掘报告》记载,上世纪90年代,古城南边城墙的东端发生坍塌。在配合维修的考古发掘中,从地面三米以下,赫然发现了三国时期夯土城墙的遗迹。遗迹的现场情况是:“顶部宽度仍达十余米,可见三国城墙之高大。”
必须加上保险的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这是因为,陆逊的总兵力只有六万,要包十万敌军的饺子,力量的对比上先就悬殊。更关键的是,那条山路的北端,已经相当接近曹魏控制的地盘。如果曹魏从大本营合肥,出动大军赶来援救,直线距离不过二百里左右,而且地势平坦通畅,最多两天即可赶到。如果是这样,朱桓赶去对曹休包饺子的人马,反而会被对方包饺子了。但是,你的饺子馅儿是十万人,对方的饺子馅儿才一万人,谁更容易被包了呢?当然是你朱桓的一万人嘛。一旦朱桓先被对方包了饺子,全军的失败,顿时就在眼前。所以陆逊认为,包敌人的饺子,可以尽量争取;但是保险,也必须要加上。他加的保险是什么?下面就会看到。
据城坚守打成平手不是选项,全歼敌人包成饺子也仅仅限于尝试性的争取,期望值就只剩下一种:即打成漂亮的击溃战。什么是漂亮的击溃战?也就是要尽量多杀伤,多俘虏对方的有生力量;要尽量多缴获,多摧毁对方的兵器物资。这边陆逊的顶层设计有了,那边曹休的十万大军也到了。
话说那曹休,乃曹操的族子,论辈分,比这时的魏明帝曹叡还要高一辈,是曹魏宗族将领中的骨干,后台一硬,人就很牛。他统领大军,气势汹汹越过边境线,杀进孙吴地盘。一到无强口,就开始跋涉那条一百七十里的天险山路。此刻曹休已经得到情报,说是发现孙吴有大部队渡过长江奔向皖县,周鲂很可能是假投降。但是,曹休并没有打道回府,为什么?他牛啊!仗恃自己兵力雄厚,即便打不过长江,打下北岸的皖县总归是小菜一碟,而且也是可以拿回去炫耀的战功,于是传令全军:继续推进!
这一日,大军好不容易到达山路南端的石亭。眼看前面二十里外,就是皖县城池。曹休传令在此背靠山势,安营扎寨,充分休整之后对皖县发动强攻。在崎岖山路上艰难跋涉了好几天的将士,在极度疲劳中匆匆安营扎寨,很快就倒头进入梦乡。曹休照例派出部队到前方探查敌情,结果先头部队与敌军相遇,败下阵来。曹休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当晚全军休息之前,特别部署了两支精锐主力分队,在左、右两侧的前方预先埋伏,防备对手晚上来偷营。
在此之前就先行到达皖县的陆逊,以逸待劳,早已等候多时。在顶层战略设计的指导下,这位孙吴主帅级名将的季军,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战术设计。那么他究竟会在何时打?在何处打?又用什么战术来打呢?
陆逊的回答是当晚就打,就在对方扎营的石亭打,绝不给对手以任何充分休整恢复体力的机会。极度疲劳中,敌军的战斗力要减少一半;睡梦中发动突袭,战斗力又要再减一半,连打两个对折,十万人马就变成二万五,数量上的优势就完全丧失了。那么具体又怎么打呢?在此之前,他的大军本来分为左、右两部。现今他根据当晚最新情报,立马重新调整部署,变为三路强攻的阵形:左、右两翼,各一万多兵马,任务是强行攻击对方打埋伏的两拨部队,得手之后,再一同袭击对方大本营的左右侧背。居中的三万主力军团,则由自己亲自率领,直接从正面发动强劲冲击,猛攻对方的大本营。
当晚半夜,三路大军凭借对地形地貌的熟悉,迅速接近曹军的营地。首先发现敌情的曹军埋伏部队,立即进行抵抗。但是,孙吴军队的左、右两翼,人数更多,体力更足,准备更充分,攻击更准确,配合更默契,很快就占据上风。居中的陆逊,则指挥主力军团,砍开对方大营的外围防护设施,向曹休所在的中军大帐,发起一波又一波的猛烈冲锋。被惊醒的曹休,急忙组织抵抗。但是,万分疲惫的部队,突然遭到猛烈打击,脑袋一片空白。在对方的切割穿插之下,顿时陷入混乱,死的死,伤的伤,跑的跑,根本无法形成整体战斗力。曹休的用兵本领,本来就很普通平常,关键时刻还怕死。他见势不妙,只好奔往背后的山间小路,向后方撤退。群龙无首的将士,听说曹休已经开溜,纷纷丢弃一切有重量的东西,兵器、粮食、物品、车辆、牲口,等等,跟着主帅往后奔逃。
陆逊指挥部下跟踪追击。与此同时,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快速部队,已经从东南方向快速进行大迂回,赶往那条山间道路北端,前去阻断曹休的退路,这就是陆逊争取全歼敌人的尝试了。但是,那边的合肥方向,果然有曹魏的大股援军,也在向山路的北端赶来。
原来,此番与曹休呼应的,还有两支大军。其中一支由老将贾逵率领,原定目标是皖县东北方的濡须口。但是,中途贾逵得到情报,说是对手的快速部队,正进行大迂回运动,准备截断曹休的退路。沙场经验非常丰富的贾逵,立刻意识到曹休的处境险恶,赶紧改变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向西边奔去接应曹休。孙吴的那支快速部队,发现贾逵的大军赶来,便按照陆逊事先的指示,放弃堵截安全撤退。这就是陆逊早就加上的一道保险。《三国志》卷十四《蒋济传》文绉绉的写法是:“遇救兵至,是以官军得不没。”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要不是贾逵的救兵及时赶到,曹休这条大鱼,就真的要被陆逊包成鱼肉三鲜馅儿的大饺子了。
这一仗,陆逊终于打成了漂亮的击溃战。斩首俘虏上万人,夺取的牲口车辆也数以万计,军用物资和兵器难以计算。狼狈逃回的曹休,愧恨交加,急火攻心,背上的大疮破溃,不久就一命呜呼。
石亭之战,充分证明陆逊不愧是孙吴主帅级名将的季军。此役也是孙吴在淮南对曹魏多年用兵中,最为辉煌的胜利,成为两国在淮南军事态势的分水岭。从此,曹魏从攻势转为守势,而孙吴则由被动转为主动。所以第二年春天,孙权开始放出要当皇帝的舆论;四月间,就坦然把自己升级改版,从称王变为称帝了。
回顾这一次陆逊军事天才的完美展现,他的成功,最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动手做事时,能够符合科学的程序,首先做好顶层的战略设计,然后再做下层战术设计,整个过程中,思路和程序极为清晰。二是确定战役目标的期望值时,能够根据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明智选定合理的等级,有取有舍,而不是一味好大喜功。这些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今天好好借鉴。因为在当下,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很多。有的是顶层设计还没有做好,下面的大动作已经开始,结果做到中途,才发觉处处都碰到难以解决的麻烦;有的是确定目标时严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结果根本无法实现,沦为空头支票。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对比对比陆逊,或许会找到答案。这正是:
前人昔日雄风在,何以成功借鉴多。
要想知道陆逊遭遇了怎样的悲惨结局,请看下节。
三 含冤身死
陆逊一生,对孙权有两次重大贡献。第一次是猇亭之战击败刘备,消除西面的威胁,使孙权得以摆脱曹魏独立称王。第二次是六年后石亭之战击败曹休,瓦解北面的威胁,使孙权得以升级改版,正式称帝建立皇朝。孙吴臣僚中对孙权有如此特殊贡献者,还没有第二人。但是,自从孙权当上皇帝,陆逊就开始厄运临头,而且越是忠心耿耿,越是遭受打击,以至于最后出任丞相才一年,就在孙权的高压逼迫之下,悲愤万分离开人世。作为孙吴的元勋,陆逊为何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他的死亡又对孙吴政局有何重大影响呢?
黄武元年(222)猇亭之战后,陆逊得到孙权非同寻常的信任,长期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镇守上游的荆州。孙权对他的信任,从《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中的两段记载就可以充分看出来。
第一段记载说:“诸葛亮秉政,与权连和。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刘备死后,诸葛亮与孙吴重新建立联盟,陆逊成为孙权与蜀汉君臣的联系纽带:孙权的决定,要让陆逊向诸葛亮转告;而孙权给对方的公文,中途要给陆逊过目,陆逊可以自行修改,然后用孙权给他留下来的大印加封后送出。这样特殊的信任,在三国时代相当少见。关于当时的机要公文,是用什么样的三国版的保密箱来传送,这在后面讲朱然时将会详细介绍。
第二段记载说,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称帝,对陆逊的信任达到顶峰。当年九月,孙权本人回到下游的建业(今江苏省苏州市),把太子孙登和诸位皇子、朝廷的政务机构尚书台,都留在武昌,由陆逊在此“辅太子,董督军国”。所谓“董督”,即主管监督之意。后世的董事会、董事长、张董李董,就由此而来。“董督军国”,就是主管监督军务和国务,军务政务一肩挑。
陆逊在武昌一心为公,鞠躬尽瘁。比如,皇子孙虑迷恋当时南方流行的斗鸭,陆逊严肃批评,规劝孙虑把精力用在读书进步上。孙权想派军队到夷洲,即后世的台湾,去掠取人口,陆逊进谏说,只要在江东减轻租税,休养生息,人口自然就会繁衍起来,足够国家使用,冒着远洋风波到夷洲掠取人口,会得不偿失。
君臣关系出现裂痕,是从辽东事件开始的。
现今辽东半岛一带,当时属于幽州的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长期由当地大族公孙氏控制。孙权称帝时,辽东掌权者是公孙渊,拥兵数万,割据称雄。为了抵抗西面的曹魏,公孙渊就想在外部找靠山。《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记载,孙权嘉禾元年(232)十月,公孙渊派特使到建业,献上表章,归顺称臣。高兴过了头的孙权,下诏封公孙渊为燕王,而且要派高级官员带领一支万人船队,到辽东去给公孙渊授爵加冕。对于这一荒唐决定,“举朝大臣皆谏,以为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在向孙权劝谏的大臣中,自然少不了一心为公的首席重臣陆逊。但是孙权头脑发热,依然一意孤行。使团到达辽东,公孙渊却砍下使臣的头颅,去向曹魏献功,万人船队只剩下残兵败将逃回江东。这等于是不远千里,给公孙渊送了两颗邀功的脑袋。孙权恼羞成怒,要亲率大军前去报仇。孙吴群臣再次纷纷劝阻,其中,陆逊的地位最高,劝阻也最坚决。《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记载他的话说:“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此臣之所惑也。”孙权稍微冷静之后,也顺势下台,没有出兵。
辽东事件,给孙权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脸面是君主的生命,丢了脸面就等于丧失了尊严,丧失尊严又会削弱权力,权力削弱位置就坐不稳。孙权决心采取手段,挽回脸面和尊严。可是他采取的手段却出人意料,不是积极改正错误,收复人心,而是搞特务政治,想方设法监视、压制臣子。他的逻辑大概是:我犯大错误丢了脸面,难道你们就一贯正确吗?我只要挑出你们的错,就说明我依然比你们正确,比你们英明,脸面不就捞回来了吗?作为孙吴众臣中威望卓著、实权在握的领袖人物之一,陆逊在这场打击中自然首当其冲。
于是,主要针对陆逊的打击就发生了。这是什么样的打击呢?
这场打击叫做“中书校事”。“中书”即“中书典校郎”的简称,是孙权特别设置的一种官员。至于“校事”,即审查监督军政事务。孙权从宫廷侍从人员中,选了吕壹、秦博两人,担任上述职务。他们官位不高,实权却极大,大到有权检查朝廷任何军政机构的公务文书,有权监视举报任何一位大臣。说白了,就是孙权放出来的两个特务。
其实,设置校事官监视群臣的发明权属于曹操,史称“昔武皇帝大业草创,乃有小罪不可不察,故置校事”。这见于《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曹操素来以权术驾驭臣下,他设校事不足为奇。孙权以往一直对杰出大臣十分尊重和信任,如今却邯郸学步仿效曹操,这样的变脸表演就未免令人惊讶了。
吕壹和秦博开始校事后,孙吴的大臣马上就领教到了他们的厉害。《三国志》卷五十二《顾雍传》中形容是:“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他们举报罪过纠察奸邪,细微小事也要上报;再加上想方设法上纲上线,把无罪定为有罪,小罪定为大罪,诋毁攻击大臣,排斥陷害无辜。
哪些大臣是重点攻击对象?《三国志》卷五十二《步骘传》列出三位:“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丞相顾雍,与陆逊一样出自江东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名门望族。他为人谦和,办事谨慎。太常卿潘濬,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人氏,是荆州的名流,协助陆逊镇守武昌。这两位都是文臣,实际上是陪衬,真正的重点是威信最高而权力最重的陆逊。
吕壹嚣张跋扈,西面查武昌,东面查建业,把大臣经办的公务文件查了个底儿朝天。而孙权也根据他莫须有的检查报告,连续向陆逊、顾雍等朝廷大臣责备追问。弄得陆逊和潘濬,一谈到彼此的遭遇就忍不住涕泪横流。经过这一番大折腾,孙权觉得把朝廷风头人物的脸面和尊严统统扫了下去,自己重新站在权威制高点上,也就挽回了脸面和尊严。目的既然达到,就以假公济私的罪名,将吕壹处死,中书校事制度就此停止。
中书校事制度停止了,陆逊在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却没有停止。事实上,中书校事只是一场更大打击的前奏。
原来,君臣之间已经存在的老矛盾,再加上孙权家庭争端引发的新矛盾,两者紧紧纠结在一起,又酿成了另一场重大政治事件,使陆逊遭到更为沉重和严酷的政治打击。
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史书称为“二宫构争”。具体而言,就是分别居住在各自宫廷中的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为了取得继承人位置而引发的政坛斗争。斗争为何会发生呢?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儒家经典《礼记》的《大学篇》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套修齐治平的理论,儒家一直提倡。然而即便是文治武功相当辉煌的英主,在齐家方面,特别是在挑选继承人上,成功者也很少。秦始皇能一统天下,却不能防止少子胡亥算计大哥扶苏。汉武帝雄材大略,却把自己的太子刘据,逼得逃亡民间上吊自杀。为何他们不能和睦一个小家?根本原因是本人在修身上很差劲,好色。好色则多妻,多妻就多子,儿子多,继承人只能有一个,当然争得头破血流。如果君主本人再不讲原则和规矩,偏听偏信,那就更热闹了。
就三国而论,确立继承人最为平静顺利的是刘备。他的妃嫔和儿子原本就不多,又有诸葛亮兼任太子师傅,所以正气伸张。曹操在曹丕、曹植两兄弟中犹豫不决,但总算没有闹出大乱子,属于次一等。唯有孙权,妃嫔子嗣既多,本人又不讲原则,结果夺位斗争从宫廷蔓延到大臣,搞得政局动荡难以收拾,属于最糟糕者。而孙权也因此从中青年的英明君主,变成了老年的昏聩皇帝。
陆逊很幸运,赶上了孙权前半生的英明,得以充分施展军事天才;他又很不幸,赶上了孙权后半生的昏聩。赤乌七年(244)正月,他被任命为丞相,结果才当了一年,就在“二宫构争”之中,以悲剧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这场悲剧是怎样发生的呢?
孙权共有七子:长子登、次子虑、三子和、四子覇、五子奋、六子休、少子亮。七个儿子大多不同母,关系已经生分。加之孙权称王称帝以后,直到他临死的前一年,首尾三十载,竟然没有从健在的配偶中正式立过一位皇后。妃嫔之间没有嫡庶之分,儿子之间也就没有尊卑之别,这就更加助长了他们夺位的野心。
赤乌四年(241)五月,皇太子孙登病死。此时,次子孙虑早死,孙权封三子孙和为太子,四子孙覇为鲁王。孙和成为太子后,孙权却不立其生母王氏为皇后,而且对孙和与孙覇的待遇完全相同,毫无区别,《三国志》卷五十九《孙霸传》记载是“和为太子。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这样一来,孙覇就起了夺取太子位置之心,这时还有一个人来帮忙,就是孙权的大女儿孙鲁班。孙鲁班为步夫人所生,工于算计。她见孙和之母王夫人受宠,对自己生身母亲步夫人不利,就与孙霸联合起来,对付孙和母子。
不久孙权重病,指示太子孙和到神庙中去求神赐福。孙和去了神庙,又顺便到附近妃子张氏的叔父张休家,探望一番。回转皇宫,孙和就受到孙权的怒骂。原来,他一出宫,孙鲁班就派人跟踪,并且赶在前头向孙权打小报告,说是弟弟为父亲求神赐福不上心,只顾同张家商量自己的私事,又说王夫人这段时间对父亲生病不仅不忧虑,反而很高兴。孙权听了大怒,心想你们母子俩都巴不得我早死啊!所以才大骂孙和,又痛责王夫人一番。王夫人又气又怕,随即自杀身亡。
王夫人一死,孙和便孤单了,孙覇乘机发动攻势,两兄弟的矛盾迅速激化。孙权并不明确表示自己的倾向性,只是命令两人在各自的宫中好生读书,彼此不准往来。孙权的处置办法,不仅没有消除两兄弟的矛盾,反而造成了矛盾范围的扩大。外面的朝廷大臣,很快分成对立的两派。据《三国志》卷五十九《孙和传》裴松之注引殷基《通语》记载,当时的情景是:“仇党疑贰,滋延大臣。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
支持太子孙和的领军人物,就是仍然留守武昌的丞相陆逊。陆逊为何支持孙和呢?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是出自公心坚持原则。孙和年龄居长,并无大过,按照继承人选的规矩,本来就符合条件。加之既然已经正式立为太子,就不宜随便废黜,形同儿戏。其次也与其切身利益有关。原来,孙和嫡妃张氏的妹妹,就是陆逊儿子陆抗的妻子。两姐妹的爷爷,是孙吴的元老张昭。太子派中另外两名骨干人物,是太常卿顾谭、骠骑将军朱据。顾谭是已故丞相顾雍之孙,也是陆逊的外甥,所以跟随舅父拥护太子。朱据的夫人,是孙权的小女儿孙鲁育。孙鲁育比较正派,看不惯姐姐孙鲁班对三弟孙和使坏,就同丈夫一起声援孙和。
拥护鲁王孙覇的为首者,是骠骑将军步骘。步骘与大公主孙鲁班的母亲步夫人同宗,他看到孙权对功高望重的陆逊心存不满,孙权又有改立孙覇为太子之意,觉得拥护孙覇有利可图。大司马全琮,正是大公主孙鲁班的丈夫。在步骘和全琮的带领下,形成了与太子派勉强相当的鲁王派。
以上两派当中,最后遭到孙权残酷打击的,反而是在道义上占据上风的太子派。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恶果,与太子派骨干人物的一个共同特点直接相关。这是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呢?“三国探客”告诉你。
这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多多少少都和“中书校事”那次政治事件有关。丞相陆逊,是当时实际上的头号重点监视对象。骠骑将军朱据,也是当时的监视对象之一。太常卿顾谭,则是另一重点监视对象顾雍的嫡孙。
这一特点非常微妙,必然要引起孙权的高度警觉:你们这些人现今拉帮结派聚在一起,分明是旧恨未消有所图谋;现今虽然打着拥护太子的旗号,实际上是企图在今后把他当成傀儡来支配,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一旦孙权把问题上纲上线到君臣权力之争的高度,再和过去的政治恩怨纠结起来,事情就很严重了。六十四岁老年人的疑忌心理,更如火上浇油。他决定把继承人的选择暂且放在一旁,先把太子派中的危险人物收拾了再说。
此时此刻的孙权,敢于向陆逊等人施行严厉打击,是因为力量的对比变化,对他很有利。中书校事时,几乎所有的臣僚都对校事不满,陆逊和顾雍又分掌将相大权,孙权不得不做出让步。而今,朝臣分为对立的两派,他再实施打击至少能得到一半人的支持。再说顾雍已死,陆逊又从掌控兵权的元帅,变成了失去兵权凭借的文职丞相。于是,赤乌八年(245)二月,即陆逊出任丞相十四个月后,孙权开始动手整人了。
既然是故意整人,当然不会按正规的法律程序走,交给执法部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审判问罪。史书记载他整人的招数是:“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据这段出自《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的档案,当时孙权不断从皇宫派出特使,用种种莫须有的问题,严厉责备追问陆逊,一直逼得老年体衰的陆逊,身体无法承受极度的愤怒冤屈,因而丧命死亡为止。人死之后,特使很可能还清理了陆逊的家产,继续挖掘犯罪证据,但是并没有发现超过正常范围的多余财产。
拥护太子的人物中,顾谭与其弟顾承,一齐被撤职流放到岭南,作了他乡之鬼。孙权的二姑爷朱据,在发配到远方的途中被孙权赐死。此外,被砍头的还有张纯、吾粲;被酷刑拷问的有陆胤;被流放的还有张休、姚信。他们不是陆逊的部下,就是其亲属好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鲁王派的骨干人物,全都得到提升,瓜分了原来属于陆逊的职位和权力:步骘升任陆逊留下的丞相一职,吕岱升任陆逊原来担任的上大将军,全琮升任右大司马。至此,孙权的偏向和意图彻底暴露无遗。
“二宫构争”和陆逊之死,笔者将其总结为孙吴历史上的“五三一事件”:定性是五个“最”字,起因是三个因素,后果是一个转折。
五个“最”字的定性是:堪称孙吴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大、结束方式最残酷、示范作用最恶劣、影响后果最严重的政治事件。
产生的根本起因,是以下三种因素的纠结和叠加:第一是孙权在修身上的堕落,从昔日的英明、大度和从善如流,变成昏聩、猜疑和偏听偏信;第二是孙权在齐家上的失败,不能教育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反而纵容他们只顾私利,骨肉相残;第三是孙权在治国上的恶化,从过去的“亲贤臣,远小人”,完全退化成“亲小人,远贤臣”。
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是孙吴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前兴旺发达的上升态势,到此戛然而止;从此政局急转直下,朝廷之上,君杀臣,臣废君,大臣互杀,血腥恶斗连续不断,直至灭亡。
对比陆逊与诸葛亮,两位大体同时担任本国丞相,彼此又还有交情,然而人生结局却有天渊之别:陆逊横遭猜疑,含冤而死;孔明却深受信任,托孤辅国。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他们的人生结局,又都同样展现出悲剧性的审美境界。陆逊鞠躬尽瘁反遭迫害,是完美事物遭遇毁损的悲剧;孔明壮志未酬遗恨千古,是完美事物发生缺陷的悲剧。悲剧,最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所以至今讲述他们的历史故事,我们依然会深受触动,从而浮想联翩。正是因为深深的触动,所以三十年前笔者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就把陆逊家族为首的江东世家大族作为研究的对象。这正是:
忠心保国身冤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关于陆逊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四名朱然。
主帅型名将第四名——朱然
他是陪同孙权读书学习的发小;他曾经协助吕蒙擒杀关羽,此后又接替吕蒙镇守荆州的江陵,长达三十年;他以五千兵马坚守江陵城池,抵抗曹魏十倍以上精兵强将六个月的高压围攻……
一 名震敌国
本节讲的这位名将,他改了姓过继给舅舅当儿子,也是陪同孙权读书学习的发小;他曾经协助吕蒙擒杀关羽,此后又接替吕蒙镇守荆州的江陵,长达三十年;他以五千兵马坚守江陵城池,抵抗曹魏十倍以上精兵强将六个月的高压围攻,巍然屹立坚不可摧,逼得对方黯然撤军,从此威名震动曹魏。他,就是名列孙吴主帅型名将第四位的朱然。那么朱然是如何从孙权的陪读发小,成长为孙吴的主帅型名将?他又怎样在江陵保卫战中,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用兵传奇呢?
朱然字义封,丹阳郡故鄣县(今浙江省安吉县)人氏。原本姓施,十三岁时却改了姓。为什么呢?原来他妈妈姓朱,有个弟弟名叫朱治。这朱治可不是一般人物,当初他是孙权父亲孙坚的得力助手,孙坚死后又帮助孙权的大哥孙策,打回江东开创基业。孙策早死,朱治又全力辅佐孙权,完全称得上是孙吴的开国元老。可惜他没有儿孙命,人到中年还没有儿子,只好把姐姐的儿子施然,过继给自己当儿子。于是,施然就改了姓,变成了朱然。
朱然当时虚岁十三,与孙权同岁,就被安排陪同孙权读书。当时少年儿童发蒙读书,比较正规的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四五岁时,开始识字,课本大都采用李斯《仓颉篇》、史游《急就篇》等字书。第二阶段在六七岁时,开始读内容浅显的儒家经典,主要是《论语》和《孝经》。到了第三阶段八九岁,再学习儒家的大部头经典,包括《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周礼》《左传》《国语》等。这对发小当时读的什么书?据孙权自己说,是《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而这正是第三阶段的主要课本。
几年之后,两个小小少年长大成人,外貌各有特色。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描绘,孙权是“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嘴巴大大脸颊方,眼睛炯炯有神光。而《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中描绘的朱然,则是“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身高不到七尺,但是“气候分明”。这里的“气候”,与季节气候完全没关系,而是指人的精气神非常饱满外露。七尺是多高?即现今一百六十八厘米。当时的一尺,以往学者大多认为相当于二十三厘米。其实准确地说,应当是二十四厘米。这个数据是谁给的?就是朱然本人给我们提供的,其中的故事,下一节就会讲到。
建安五年(200),十九岁的孙权继承大哥孙策,成为江东基业的新主宰。他的长年陪读伙伴朱然,自然也顺利进入仕途,当官了。那么朱然的表现如何呢?
他最早在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西北)当县长。当时,不到一万户居民的县,长官叫县长;超过一万户,叫县令。朱然很快显示出行政才能,从而升任郡太守。经过严格考察之后,孙权又给他两千人的军队,要他去平定山越,以便测试他的军事才能如何。
原来,孙权上台之初,内政上面临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山越的反抗日益激烈。两汉以来,在现今浙江、江西和安徽三省交界的万山丛中,居住着大量的山民,史籍统统称之为“山越”。孙策攻占江东建立统治,曾经遇到山越的激烈反抗。孙策一死,山越的活动更加频繁。由于山越人数众多,活动地域广大,所在地区又迫近孙吴当时的政治中心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因此孙权派出多支军队,前往山区平定山越的反抗,而朱然便是其中之一。朱然也没辜负发小君主的期望,一到分配给他的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市)西部,不过一个月左右,就把当地的山越反抗一一平定。孙权见他在用兵打仗方面很有天赋,就任命他为偏将军,正式进入军界。
建安二十四年(219),朱然随从主帅吕蒙,偷袭关羽进攻荆州。在占领关羽后方大本营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之后,关羽从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前线撤退回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准备向西翻越荆山逃回益州。朱然奉命与潘璋跟踪追击,当年十二月在章乡(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北)擒杀关羽。战役结束后孙权论功行赏,朱然被提升为昭武将军,封为西安乡侯。按照当时的封爵制度,奖赏有功将领的侯爵,分为县、乡、亭三等。第一次封侯者,一般是封第三等的亭侯。朱然第一次封侯,就越级封了第二等的乡侯,即西安乡侯,可见在孙权眼中,朱然的功劳确实不小。
不仅孙权,还有另外一个人也非常欣赏朱然,他就是主帅吕蒙。擒杀关羽攻占荆州之后,过度的思虑和劳累,使吕蒙本已多病的身体受到严重的损害,很快就在江陵病倒了。赶到江陵的孙权,亲自安排百般医治,依然无力回天。《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记载,吕蒙病危之时,孙权慎重问他,谁来接替镇守江陵的重任。吕蒙对此早有考虑,回答是两句话:“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以朱然的胆量操守而论,接替我的职务绰绰有余,所以我认为可以任用他。借用现今歌曲《传奇》的句式来说,只因为吕蒙在临终前多说了这两句话,从此朱然就与江陵城池有了不解之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底,朱然从众将官中脱颖而出,出任江陵守军的指挥长官,孙权还特别授予他一根象征诛杀威权的“节”,使他有权诛杀违反军令的普通将士。两年多后,这位朱长官,又协助主帅陆逊,迎战前来为关羽复仇的刘备大军。他统帅五千人马,先是攻破了刘备的前锋部队,接着又去阻断对方的后路,实施前后夹击,打得刘备狼狈而逃。又立新功的朱长官,高升为征北将军、永安县侯。
但是,以上这些战功,都只能算是朱然在江陵舞台上的暖场戏码,小表演而已。真正的叫座大戏,还要数他即将演出的江陵保卫战。那么这场江陵保卫战是怎么打起来的?朱然要抵抗的是什么样的对手呢?
这场大战的起因,是孙权对曹丕的一场大忽悠。
自从赤壁之战使得三分局面开始出现之后,三方的关系中,曹、刘两家始终是势不两立的死敌,唯独孙权周旋于其余两方之间,时而联刘抗曹,时而亲曹击刘,把纵横捭阖的手段表演得淋漓尽致。为了集中力量消灭荆州的关羽,孙权可以主动向曹操称臣纳贡。为了对付东下复仇的刘备,孙权又向继承父亲权位的曹丕大灌迷魂汤。不仅送上吹捧曹丕的表章,还献上大批南方的特产贡品,海贝、明珠、珊瑚、玳瑁、犀角、象牙、孔雀、翠鸟,种种中原罕见之物摆满曹魏殿堂,把生性喜爱奇珍异宝的曹丕看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他决定封孙权为吴王,作为奖赏。不久,曹丕的封拜使团就直奔江南,而孙权也欣然接受奖赏。此后的大半年中,魏、吴两方的使者,不断来往于洛阳与建业之间。每次吴使来洛阳,必定带来一封措辞谦恭的表章和大批珍稀的贡品。但是,唯独对于曹丕的一项要求,即把王太子孙登送到洛阳去充当人质,孙权想尽一切理由加以拖延,始终没有照办。
孙权黄武元年(222)闰六月,名将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到了深秋九月,忍耐不住的曹丕,派出特使前往江东,非要逼迫孙权交出太子孙登不可。已经渡过难关的孙权,马上变脸,拒绝特使入境。到了这时,曹丕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被孙权忽悠和愚弄。他勃然大怒,立即下诏:出动三路大军进攻孙权。其中有两路大军,分别由曹休、曹仁指挥,从东南方向的淮南进攻孙吴;而另外一路,则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四将,进攻正南方向朱然镇守的江陵。
以上三路大军中,曹丕最看好的,就是进攻朱然的这一路。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因之一,是这一路距离曹魏的核心地区距离最近,发起军事行动最便利。原因之二,是这一路所通过的地带,基本上都是平坦的陆地,最适于曹魏的铁骑兵团快速运动。原因之三,是江陵城池曾经被曹魏占据过,所以对此处的地形地理并不陌生。正因为曹丕看好这一路,所以他才赶往位于这条通路上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进行声援和督战。
这样一来,朱然面临的对手就非同一般地强劲了。原因也有三:一是从兵力上说,朱然手下能够参战的只有五千人马,而对方的兵力,单单是前部军团就有三万之多,是他的六倍。二是对方的皇帝又来声援和督战,士气比往常更高涨。三是对方将领中的张郃和徐晃,与张辽、乐进、于禁齐名,堪称曹魏的五虎上将。五虎上将来了俩,这是好对付的吗?
但是朱然并不害怕。《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说他“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在战场碰到紧急情况,胆大镇定的表现远远超过常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心中有底。朱然素来对军队训练抓得很紧,在平常没有军事行动的时候,也一点不放松,《朱然传》对此有档案记录:“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没有作战行动,早晚也要敲起战鼓,整装列队,进行作战训练,全体将士一个不落。时刻准备打仗,时刻准备打胜仗,他不是只挂在嘴上,而是切切实实落实在行动上。既然平常训练有方,遇到情况当然不慌。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江陵城池的防御功能很有信心。
郦道元的《水经注》说,江陵城池是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扩建的,接下来由吕蒙接收了:“旧城,关羽所筑,吕蒙袭而据之。羽曰:‘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乃引西退。”建安十五年(210),刘备向孙权借得江陵所在的南郡,即所谓的“借荆州”。第二年刘备进入益州,关羽开始单独镇守江陵。到建安二十四年(219)被擒杀为止,关羽镇守江陵八个年头,他扩建城池,就在这段时间。时间不短,城池当然修得坚固。关羽所说的“不可攻”,既是舍不得攻,也是攻不下来的意思。吕蒙接收后很快去世,接下来由朱然镇守江陵,至今又有三个年头。以他那种平常就抓紧战备的作风,自然又会对城池修缮加固一番。
虽然朱然平常就抓紧军队的战备训练,他维修加固的江陵城池也非常坚固,但是面临强大对手的凶猛进攻,他能经受住考验吗?他又会有什么样的精彩表演呢?
话说曹真等四员大将,统领大军来在江陵城下。一到就沿着城池的外围,建立屯兵的营垒,然后向城池不断发起猛攻。那时候是冷兵器时代,所以曹军的攻城办法主要是三种。哪三种?从空间高度来说,是上中下三种位置。上面,是在城墙外边用木材架设高楼,然后在高楼上向城内发射弓箭,以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中间,是在城墙外边垒起土山,等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的时候,再派敢死勇士翻过城墙冲进城内。下面,是在城墙外边挖掘地道,穿过城墙通向城内,然后再从地道派兵冲进城去,即《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所说:“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
朱然毫无畏惧,指挥部下根据对方的战术,针锋相对给予还击。翻越土山企图攻进城内的,迎头砍下城去。挖掘地道企图穿越的,一露头就长矛大戟戳翻在地道里。从楼橹上发射弓箭的,命令狙击手凭借城墙的掩护,发射冷箭,抢先将他放倒在楼橹之上。
曹魏方面见攻城行动迟迟未能得手,便将进攻矛头转向城外孙吴的援军。原来,孙权调派的大将孙盛,率领一万人马,驻守在江陵城南的百里洲上,从南面对江陵进行有力的支援。这百里洲是当时长江中的一块大沙洲,非常适合擅长水战的孙吴军队在此建立据点。南边的有力支援,使得曹魏军队对江陵城池的包围,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缺口。现今曹军想要先把这支援军打掉,然后再来围攻城池瓮中捉鳖。
黄武二年(223)正月间,曹军的名将张郃,趁着长江水浅,指挥统领手下人马偷渡长江,在百里洲的空虚之处登陆,一登陆就突然发起猛攻。那边的孙盛猝不及防,招架不住,被迫乘船逃走。拿下百里洲后,曹军一面加紧围攻朱然的城池,一面用船只串连起来,在长江的江面上架设浮桥,以便从岸上直接调派人员和运送物资,到百里洲上巩固阵地。这是长江上最早架设浮桥的记载之一。
那边的孙权,得知百里洲失守,紧急调派三员将领,即潘璋、诸葛瑾和杨粲,前去夺回百里洲,援救江陵的朱然。但是,三员将领中,潘璋算是有经验的骁勇将领;而诸葛瑾,即诸葛亮的大哥,温文尔雅,适合当文臣,用兵打仗不是他的强项;至于杨粲,更算不上是孙吴的名将。三员大将就有两人不顶用,不是孙权不会用人,而是他没有挑选人的空间。前面说了,此番曹丕出动了三路大军,全面开花,孙权手下的得力将领,全都早就被派上了用场。如今他手上还能动用的将领,就这三位还算最好的。然而要他们去对付张郃这样的虎将,那就吃力得很了。所以在重新夺回百里洲的战斗中,孙吴方面一直未能得手。
迟迟不能得到外援,朱然的危险就急剧上升。首先是外部无所顾忌的对手,发起的攻城行动更加猛烈强劲。再有就是内部的军粮、武器,都得不到任何补充,日益匮乏。特别是粮食库存不多,开始减少用餐定量之后,出现了普遍的营养缺乏所导致的水肿。对于这种水肿,六十岁以上的读者应当都不会陌生。朱然以身作则,同甘共苦,鼓舞士气,等待外援;同时想出一个虎口夺食之策,来解决燃眉之急。他组织起一支突击队,乘对手松懈之机,猛然杀出城去,连续攻占对方两座屯兵的营寨,抢夺了一批粮食、兵器,得胜而归,于是军心大振。
世间上的成功,往往取决于能否在极度的艰难困苦之中,再咬牙坚持那么一小段时间。朱然坚持住了,他的转机也就来了。此时,三月桃花水春潮即将到来,进攻百里洲的老将潘璋,便想给百里洲上的敌军也来一个瓮中捉鳖。他率军前往上游,砍伐大量的干枯芦苇,捆扎成筏子,准备点燃之后顺流而下烧毁浮桥。然后在春潮来临时,向困在百里洲上的魏军发起围攻。但是就在他准备停当之际,百里洲上的敌军却突然开始撤退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来,在宛县督战的魏文帝曹丕,也是担心浮桥有失,更害怕春潮上涨之后会使曹军葬身鱼腹,所以紧急下令从百里洲撤军。孙吴的水军趁机发动追击,江陵城下的曹军也立脚不住,随之全军撤退。于是,这场江陵保卫战,就以朱然获得胜利而告终。
江陵之战,朱然凭借非同凡响的胆识,常备不懈的战备,以五千人马抵抗十倍以上的强敌,历时六个月巍然屹立,与建安二十年(215)张辽以七千人对抗孙权十万人的合肥之战,太和二年(228)郝昭以一千多人对抗诸葛亮数万人的陈仓之战,并称为三国城池保卫战中以弱胜强的三大经典。《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记载,因为这一战,朱然从此“名震于敌国”。而曹军十四年前守卫江陵就守不住,被周瑜拿下;现今进攻江陵又拿不下,被朱然守住。这江陵简直成了曹军的伤心之地了。
后来,朱然光荣升任左大司马、右军师的顶尖级军职。他继续在江陵镇守,到他去世为止,长达三十年之久。在他镇守期间,曹军再没有大规模进攻过江陵。而朱然也成为继陆逊之后长期镇守荆州上游,保障国家西部安定的主帅。综合他的辉煌战功和突出贡献,他完全可以评为周瑜、吕蒙、陆逊之后,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四名。如果进行单项比拼,则可以评为孙吴城池保卫战的第一名将,总冠军。
笔者多次研读《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心中的感触主要有两点。一是史文说朱然军中缺粮,所以“兵多肿病”。笔者亲身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大灾害,那时粮食匮乏,本人身上也曾出现黄色水肿,用手一按,就是一个凹坑,所以对此印象极为深刻。二是朱然的为人,一点都不轻狂嚣张。尽管他是当朝君主的陪读发小,而且受到高度的信任,但是他并没有像一些恶劣的官二代、富二代,把尾巴翘到天上去,张口就说自己上面有人,到处为非作歹,令人反感厌恶。他为人低调谦虚,做事踏踏实实,完全是用自己的才能和成绩来说话,一步一个脚印,开创自己的远大前程,就连敌军也不能不慑服。同样都是人,怎么差别就如此之大呢?这正是:
将军岂止威名显,品格清高耀古今。
要想知道朱然给后世留下了什么样的珍贵文化遗产,请看下节。
二 文物瑰宝
三国是典型的战争时代,所以名将众多,如同群星闪耀光芒。不过绝大多数名将,都只给后世留下了非实物性的馈赠,比如记录在史书当中的种种生平事迹和有趣故事,而没有留下实物性遗产。但是,孙吴的名将朱然却与众不同,不仅在史书当中留下了非实物性的辉煌事迹,还给后世留下了能够亲眼看到和直接触摸的珍贵实物遗产。那么朱然给后世留下了哪些珍贵的实物遗产?从这些遗产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三国历史什么样的真正风貌?又能领略到三国文化什么样的动人风韵呢?
笔者讲三国,一贯注重以专业的眼光,努力去探求真相和玄机。而实地考察三国遗迹,深入研究三国文物,正是我探求真相和玄机的两个基本点。那么朱然的珍贵实物遗产是什么呢?“三国探客”告诉你。
朱然留给后世的珍贵实物遗产,主要有两笔:一笔留在长江上游的北岸边,他长期镇守的江陵;另一笔则留在长江下游的南岸边,他长眠的墓地之中。先来看他留在江陵的珍贵实物遗产。
江陵,在今湖北省荆州市的荆州区。到了这里,一座古城就进入眼帘。雄伟的城门城楼,高大坚固的城墙,在护城河环绕之下巍然屹立,被誉为“铁打的荆州城”,是我国现存不多的古城中,保存相当完好的一座,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了这座古城,荆州也就进入了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行列。
但是,这座古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就是在地面雄伟城垣的下面,还隐藏着更加古老的城垣。原来,这座古城已经有上千年连续不断的修建历史,现今地面上看到的,只是明末清初修建的城垣而已,时间还不到四百年。就好比一棵千年参天大树,显露在地面以上的繁茂枝叶,只是后来长出的部分,而支持它生命的悠久根基,却还深深藏在地下一般。这棵大树地下的悠久根基,目前从考古发现上可以追寻到三国。据《考古学报》2001年第4期《荆州南垣东端发掘报告》记载,上世纪90年代,古城南边城墙的东端发生坍塌。在配合维修的考古发掘中,从地面三米以下,赫然发现了三国时期夯土城墙的遗迹。遗迹的现场情况是:“顶部宽度仍达十余米,可见三国城墙之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