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严重打击后,常常耐住性子,4——10 天不打炮,一动不动佯作“死亡”
状,当你把注意力转移别处后,他才突然地“死灰复燃”,猛烈打炮,狠狠
咬你一口;像寄居蟹一样善机动。他的炮兵阵地多为坚固筑城,防护足够而
射向受限。为了发扬火力,关键时刻他不惜冒着极大危险将火炮拖出基本阵
地,不要任何防护,在临时阵地进行大角度大方向射击。自认为占到便宜,
乘你尚未将其捕捉,即迅速撤缩回永久阵地中去。
像哲学家一样会抓主要矛盾。对他威胁不大的目标,仅作一般还击,
甚至不还击。而对他危害严重的目标,会集中火力予以重点打击。而此种打
击也常常采取发射阵地分散、炸点汇集的方法,最大限度增加我对他侦察、
压制的困难。
……刘华老人说:国民党军炮兵,花花点子可多啦,你说他凶猛如虎,
还不如说他狡黠如狐。更准确点,老虎皮包了一副狐狸下水。
刘华老人还说:我们的办法就是三句话。第一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
人之身。
他的点子办法只要管事,我们拿过来就用,如法炮制,而且不交学费,
到时候用炮弹表示感谢。第二句,魔高道更高。你有高招,我们招比你还高,
而且有好几手等着你呢,可以反制你。第三句,扬长避短,随机应变。1958
年炮战属炮兵阵地对垒战,特别要防止墨守陈规千篇一律,机械照搬教令,
拘泥于面积射的打法,做到神出鬼没不拘一格,敌变我变,我先变于敌,尽
量不让对方摸到自己的规律。当时炮兵积累的经验,好多今天看仍然管用,
战术技术方面的长进,比搞10 次军事演习来得都要大。
※※※※※
金厦炮战,不光是火力、数量的拼搏,而且是战术、技艺的较量,使
得竟日的厮杀,更具有了一种“大比武”的性质。交战每一方,在打击对方
目标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将自己暴露,成为对方打击的目标。这很像风行
于中世纪欧洲的决斗,在空前激烈、残酷、无情的对抗中,究竟何者将占据
上风获得优胜,比试的是勇、狠、力,亦是智、巧、技。
双方全力以赴,均调动了全部智慧,使出了浑身解数,搬来了十八般
兵器。
炮战不好玩,挺好看。
2
9 月10 日,毛泽东赴江南诸省市视察大炼钢铁。于金厦海峡炮声轰鸣
之际启程离京,表明拿到了美国底牌的他对战局的把握已更有底数。自然,
巡视途中,他从未将战事撂在一边,在喜看各处钢花绽放铁水奔泻的同时,
仍时时关注钢弹溅落铁片横飞的前线。
9 月13 日,他给北京手书一函:
周总理,黄克诚(新任总参谋长)同志:
送来连日金门情况三件及我军命令一件,收知。除照你们命令规定以
外,白天黑夜打零炮,每天二十四时,特别是黑夜,特别是料罗湾三里以
内,打零炮(每天二、三百发),使敌昼夜惊慌,不得安宁,似有大利。
至少,有中利小利,你们意见如何?大打之日不打零炮。小打之日,即是
打零炮。特别是黑夜对料罗湾打。白天精确地较好炮位,黑夜如法炮制,
似较有利。请询问前线研究,看可行否7
华沙谈判,三四天或一周以内,实行侦察战,不要和盘托出。彼方亦
似不会和盘托出,先要对我进行侦察。诸位意见如何?顺祝旗开得胜。
毛泽东于武昌
后面又加注:
如同意请寄叶飞、刘亚楼,厦门前指讨论。不要勉强同意,是则是,
非则非,以实际可行者见告。
翻阅毛泽东军事论著及历次重大战役他与前线的电报往来,可见他一
向研究关切的是战略大势。一般情况,他只决策宏观问题,决心既下,究竟
采取何种打法那是前线各级的事,不在他的考虑之列。而这一回,他却是认
认真真为前线指挥员思考了具体的战术和打法。不过,从其行文可以体会,
他仍是从战略角度来设计实施“打零炮”的。
军事学上属于两个范畴的“战术”与“战略”,在实战中有时很难在二
者问划出一条过于明晰的界限。当年,毛泽东为红军总结的“敌进我退,敌
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谁能说清它是战术还是战略?能
说清的是,战略构思需要谋略,战术设计也要讲谋略。毛泽东离开北京之后,
一直在脑子里转的,不是“力挫”,而是“智胜”。
※※※※※
毛泽东的指示在高层总是得到坚决贯彻的,尤其是军事方针。高级将
领们对最高统帅历来心悦诚服五体投地,“毛主席比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是
将军们从肺腑深处说出来的话语。
中央军委接信即电示厦门前指:
我们完全同意主席的指示精神。
对金门蒋军,要确实开展零炮运动,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使敌昼
夜警慌,不得安宁”,“特别是黑夜,特别是料罗湾三里以内”。
隔几天大打一次,若情况有利或形势需要亦可连续大打两三次。总之,
要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进行炮击。大打时,对蒋军运输舰艇和
岛上
军事目标都打,但打料罗湾时不要超出三里以外,切实避免误击美舰。
大
打之日若情况需要,亦可在大打完毕之后,打必要的零炮。
厦门前指亦即向各炮群发出通知:
各级指挥员必须充分认识零炮运动的重要意义。零炮运动不只限于一
般性的扰乱射击,而是一个带全面战役价值的极为有效的积极措施。
白天、
夜晚都应捕捉有利目标,主动打击敌人。如:暴露的人员、车辆、交
通要
道、仓库、高炮阵地、雷达、机场、坑道口、指挥所、观察所、码头
以及
已为我确实掌握了的遮蔽地形后面隐藏的重要目标等。以少数的火炮、
弹
药、突然袭击的打法,日以继夜地进行打击,积小胜为大胜,杀伤敌
人,
破坏其物质力量,造成敌人更大困难,动摇与挫败其部队士气,达到
在政
治上打击和瓦解敌人之目的。
部队基层的思想向来是最为活跃的,特别是在前线的战壕里,战士们
对“指示”
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其意义和可行性,对口味的就说“好”,不大
对心思的
也提意见。
接到“指示”后,某炮连士兵们窃窃私语,都觉得“打零炮”没得意思,对
敌
人的惩罚太轻微了,不疼不痒的,远不如急促射、齐射、面积射,几
十门上百门大
炮、每门打个几十发上百发来得痛快、过瘾。
指导员认真对待,认为对敌斗争的气可鼓不可泄,有必要专门上一堂
火线政治
课开导动员,讲一讲“打零炮”的重要意义。想厂一宿,他终于为自己的
理解想出
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大规模打击好比是扇敌人的嘴巴,打零炮好
比是弹敌人的
脑壳。扇嘴巴是警告教训敌人,弹脑壳也是警告教训敌人。同志们想
一想,你们脑
壳如果整天挨弹会是一种什么滋味?
一农村战士起立说:指导员,原来俺以为打零炮对敌人的惩罚没多大
劲儿,蒋
介石可逮到机会睡大觉了。现在明白了,打零炮其实是让蒋介石根本
没法睡觉呀。
要让我挑拣,我宁肯挨俩巴掌完事,也不愿连睡觉都被别人弹脑壳哩。
全连哄堂大笑。
战士的可爱就在于此,有时候,你讲一卡车道理他们也未必听得进,
而一两个
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贴近实际的比喻却一下子就打开了他们心头之锁。
只要他们一旦
思想通了,任何任务你都不必发愁不能够完成。
炮连全体遂欣喜愉快干劲十足地投入到“打零炮运动”中去。
※※※※※
“打零炮”与惊风狂雨铺天盖地大面积的威力射不同,它实施的是小火
慢功描眉绣花般对小目标的精度射。一个钉子一个钉子拔除,要求的是一个
“准”字。昼夜不间断地打炮,贯彻的是一个“扰”字。不定时无规则地发
射,讲究的是一个“活”字。急促射、齐火射、面积射虽大气磅确,但容易
滥芋充数,打上没打上谁也搞不清。“打零炮”不行,“中靶”与“脱靶”立
竿见影,看得清清爽爽,要求战术技术必须精湛,逼着你苦练出一身过硬功
夫。
事实上,“零炮运动”一经付诸实施,在部队立刻便形成了热潮,炮兵
们都说:“大打、放排炮过瘾,小打、打零炮上瘾。”“零炮运动”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在人民炮兵的发展史上亦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经过千百次战斗,前线逐渐形成了一套“打零炮”的章法,主要是:
对敌营房、指挥所,一般是在起床、午夜、黄昏、吃饭时间以不等间隔采用
排急促射实施突然袭击,达到让你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的扰乱目的;对道路口、
交叉路口,一般昼夜以不等间隔进行单发或排的齐放对其封锁,让你车辆人
员通过时胆战心惊,不知何时炮弹会从天而降;对白天已重点压制过的敌炮
兵连,在夜间经常给予突然的零炮袭击,让你不能放心平安地加修工事、搬
运炮弹;对敌活动频繁的场所,火炮事先准备装定好诸元,进行等待射击,
随时可能开火,打他个措手不及;对敌空投场,采用连集火,只要炸点偏差
不大,不立即重复射击,而采取无规律的间隔射击,让他摸不到规律;进行
零炮射击的游动单门火炮在临时阵地上停留时间不长,经常选择三、四个临
时炮位适时变换,使敌人找不到目标而无法进行射击;当游动炮变换了发射
阵地后,在旧阵地上布置部分炸药定时爆炸配合零炮的行动,以迷惑欺骗敌
人;游动炮的指挥,将权力下放至连,当发现目标后,由连直接指挥射击,
既保证射击的及时性,也锻炼了连指挥员的射击技能;除依靠侦察兵外,也
广泛发动群众捕捉敌人目标,熟悉敌人的活动规律,以求打得准,打得狠。
零炮运动的直接战果如何?莲河炮兵群9 月23 日的战斗总结写道:十
天的零炮战斗中全群共选目标183 个,射击404 次,消耗弹药6427 发,命
中目标109 发。其中,1 分群打坏51 号观察所一个,命中5 发,起火3 分
钟,另命中009 号、008 号岸炮,186、132 高地步兵掩体,812、113 号炮
兵阵地各1 发;2 分群对蔡厝营房射击起火1 次,命中1 发的有222 号目标、
小桥,命中了3 发的有洋宅营房、小见公路,在洋宅公路上还打翻吉普车一
辆;3 分群打翻汽车1 辆,直接命中1 发的有马山左侧碉堡、马山直射火炮,
命中2 发的有592、597、探照灯418 号,打死敌炮兵2 名;5 分群打坏吉普
车1 辆摧毁马山直射火炮1 门(掩体倒塌,火炮变形)。打毁伙房3 座(132
高地上2514 号命中2 发已摧毁,后屿伙房命中3 发着火18 分钟,马山伙房
命中2 发),蔡居营房命中56 发,有6 发将房子打穿。另外马山直射火炮3
次命中6 发,140 高地直射火炮2 次直接命中7 发(摧毁情况待查),140 高
地观察所命中5 发,后屿观察所命中3 发(一部分被摧毁)。后屿坡探照灯
命中2 发(伪装网被打烂)。
以上可以观察和统计的战果被6000 余发炮弹去除,命中率大概难以言
高,但如果加上不可观察和统计的战果,前指对10 天的战绩仍是相当满意
的,因为零炮运动不仅仅歼灭和杀伤了敌人,而且疲惫惊扰了敌人,基本达
到了以小量火炮弹药最大限度控制封锁金门使其补运难济的目的。
金门国民党前线记者最初报道说:“近来匪炮发弹数骤减,显示其弹储
明显不足,运输难题多多,其攻势已呈强弩之末。。”后来则又说:“匪炮
最近采取了一种‘蚊子战术’,来无影去无踪,声东击西,飘忽不定,不知
何时会突然叮咬一口。
于国军虽无大碍,却相当扰人讨嫌。”前线炮兵则说:我们的战法叫“大
炮打游击”,打着了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打不着也得吓他一夜尿几回裤档。
第十天,侦听机里传来一名金门军官歇斯底里的声音:操他妈,这过
的什么鬼日子嘛,吃不上睡不安,不叫我走,老子早晚得宰几个人!
不能说明一切,但也说明了一些。
※※※※※
毛泽东曾有“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的题词,以形容他本
人9 月13 日在武汉的挥毫泼墨,如何?吾以为并不过分。
3
炮兵射击由于地形的起伏和地球曲率的影响,在火炮发射阵地通常是
看不到目标的。火炮瞄向目标的表尺和方向等诸元,全靠指挥所根据阵地坐
标和目标坐标进行计算后赋与。而靠各种手段获取目标坐标就需炮兵侦察,
所以侦察兵素有“炮兵的眼睛”之称。
炮兵侦察的另一任务是修正偏弹。由于弹丸运动的路线,为惯力、重
力、空气阻力这三种力的合力所决定,故真实的弹道并非对称抛物线,而是
一条构成要素十分复杂的不对称曲线。加之风向风力阴晴雨雪的影响,远距
发射首发命中的可能性极小,产生偏弹反而是正常现象。这就需要前沿侦察
兵一而再再而三地对炸点指示修正,直至获得满意的结果。
迅速准确的测定或修正,一般须有两个以上的观察所同时工作,炮兵
称为“交会观察”。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三角”问题。两个点之间,只
构成“线”关系。
三个点,相互才构成了“角”关系。“线”仅有长度,“角”方可定位。
与人长着两只眼睛才能摄取物体准确影像的道理近似,交会观察所的“左观”
和“右观”,好比是大炮的左眼和右眼。
战斗打响,“眼睛”要是瞎了,开炮只能唬麻雀。“眼睛”要是患了“近
视”、“远视”、“斜视症”,炮弹只能“敲边鼓”。
某种意义上,炮战双方是在打侦察兵的本事和功夫,看谁家的观察更
敏锐更准确更快捷。
没有金钢钻,甭揽瓷器活。
不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甭想当侦察兵。
※※※※※
伴随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兴起于70 年代炮兵侦察射击自动化指挥系
统使炮兵发生了自二次大战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激光、红外、雷达、
声测、热成象等高科技侦测仪器与高速计算机的完美结合,使炮兵多年来梦
寐以求的“首发命中”正在变成现实。例如,敌方炮弹一出膛,己方的炮瞄
雷达便将它捕捉,在其运动弹道上任意寻找两个点,计算机便可将发射它的
敌方火炮坐标准确求出,并同时求出己方火炮之诸元,反应竟然快到敌方炮
弹尚未落地时,我们炮弹已经发射,且炸点精度不会超出10 米的程度。有
专家说,如将美军目前装备的“塔克法”、法军的“阿迪拉”、英军的“菲斯”、
挪威的“奥丁”等最先进炮兵侦射指挥系统用于1958 年,海峡双方仅需发
射各自总量1/15 的炮弹,便可获得同等效用的战果。
1958 年的侦察兵没有赶上好时候,他们只能手把望远镜、方向盘、炮
队镜、测距仪等传统光学仪器进行颇为旧式的观察。由于有飞机不能飞越金
门上空的禁令,他们的工作甚至不能得到航空照相的辅助验证。隔海作战,
大海构成了无法逾越的屏障,又使得他们不能秘密抵近敌工事前沿布设观察
仪器。加之对彼岸地形物貌不熟,发生误判,把电线杆、木桩当作修工事的
敌兵,把巨石土堆当作敌人的碉堡掩体的事便难以避免。但如果“瞎弹”太
多,百发只有一中,侦察兵是少不了要挨炮手的白眼,被讥讽为?
状,当你把注意力转移别处后,他才突然地“死灰复燃”,猛烈打炮,狠狠
咬你一口;像寄居蟹一样善机动。他的炮兵阵地多为坚固筑城,防护足够而
射向受限。为了发扬火力,关键时刻他不惜冒着极大危险将火炮拖出基本阵
地,不要任何防护,在临时阵地进行大角度大方向射击。自认为占到便宜,
乘你尚未将其捕捉,即迅速撤缩回永久阵地中去。
像哲学家一样会抓主要矛盾。对他威胁不大的目标,仅作一般还击,
甚至不还击。而对他危害严重的目标,会集中火力予以重点打击。而此种打
击也常常采取发射阵地分散、炸点汇集的方法,最大限度增加我对他侦察、
压制的困难。
……刘华老人说:国民党军炮兵,花花点子可多啦,你说他凶猛如虎,
还不如说他狡黠如狐。更准确点,老虎皮包了一副狐狸下水。
刘华老人还说:我们的办法就是三句话。第一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
人之身。
他的点子办法只要管事,我们拿过来就用,如法炮制,而且不交学费,
到时候用炮弹表示感谢。第二句,魔高道更高。你有高招,我们招比你还高,
而且有好几手等着你呢,可以反制你。第三句,扬长避短,随机应变。1958
年炮战属炮兵阵地对垒战,特别要防止墨守陈规千篇一律,机械照搬教令,
拘泥于面积射的打法,做到神出鬼没不拘一格,敌变我变,我先变于敌,尽
量不让对方摸到自己的规律。当时炮兵积累的经验,好多今天看仍然管用,
战术技术方面的长进,比搞10 次军事演习来得都要大。
※※※※※
金厦炮战,不光是火力、数量的拼搏,而且是战术、技艺的较量,使
得竟日的厮杀,更具有了一种“大比武”的性质。交战每一方,在打击对方
目标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将自己暴露,成为对方打击的目标。这很像风行
于中世纪欧洲的决斗,在空前激烈、残酷、无情的对抗中,究竟何者将占据
上风获得优胜,比试的是勇、狠、力,亦是智、巧、技。
双方全力以赴,均调动了全部智慧,使出了浑身解数,搬来了十八般
兵器。
炮战不好玩,挺好看。
2
9 月10 日,毛泽东赴江南诸省市视察大炼钢铁。于金厦海峡炮声轰鸣
之际启程离京,表明拿到了美国底牌的他对战局的把握已更有底数。自然,
巡视途中,他从未将战事撂在一边,在喜看各处钢花绽放铁水奔泻的同时,
仍时时关注钢弹溅落铁片横飞的前线。
9 月13 日,他给北京手书一函:
周总理,黄克诚(新任总参谋长)同志:
送来连日金门情况三件及我军命令一件,收知。除照你们命令规定以
外,白天黑夜打零炮,每天二十四时,特别是黑夜,特别是料罗湾三里以
内,打零炮(每天二、三百发),使敌昼夜惊慌,不得安宁,似有大利。
至少,有中利小利,你们意见如何?大打之日不打零炮。小打之日,即是
打零炮。特别是黑夜对料罗湾打。白天精确地较好炮位,黑夜如法炮制,
似较有利。请询问前线研究,看可行否7
华沙谈判,三四天或一周以内,实行侦察战,不要和盘托出。彼方亦
似不会和盘托出,先要对我进行侦察。诸位意见如何?顺祝旗开得胜。
毛泽东于武昌
后面又加注:
如同意请寄叶飞、刘亚楼,厦门前指讨论。不要勉强同意,是则是,
非则非,以实际可行者见告。
翻阅毛泽东军事论著及历次重大战役他与前线的电报往来,可见他一
向研究关切的是战略大势。一般情况,他只决策宏观问题,决心既下,究竟
采取何种打法那是前线各级的事,不在他的考虑之列。而这一回,他却是认
认真真为前线指挥员思考了具体的战术和打法。不过,从其行文可以体会,
他仍是从战略角度来设计实施“打零炮”的。
军事学上属于两个范畴的“战术”与“战略”,在实战中有时很难在二
者问划出一条过于明晰的界限。当年,毛泽东为红军总结的“敌进我退,敌
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谁能说清它是战术还是战略?能
说清的是,战略构思需要谋略,战术设计也要讲谋略。毛泽东离开北京之后,
一直在脑子里转的,不是“力挫”,而是“智胜”。
※※※※※
毛泽东的指示在高层总是得到坚决贯彻的,尤其是军事方针。高级将
领们对最高统帅历来心悦诚服五体投地,“毛主席比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是
将军们从肺腑深处说出来的话语。
中央军委接信即电示厦门前指:
我们完全同意主席的指示精神。
对金门蒋军,要确实开展零炮运动,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使敌昼
夜警慌,不得安宁”,“特别是黑夜,特别是料罗湾三里以内”。
隔几天大打一次,若情况有利或形势需要亦可连续大打两三次。总之,
要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进行炮击。大打时,对蒋军运输舰艇和
岛上
军事目标都打,但打料罗湾时不要超出三里以外,切实避免误击美舰。
大
打之日若情况需要,亦可在大打完毕之后,打必要的零炮。
厦门前指亦即向各炮群发出通知:
各级指挥员必须充分认识零炮运动的重要意义。零炮运动不只限于一
般性的扰乱射击,而是一个带全面战役价值的极为有效的积极措施。
白天、
夜晚都应捕捉有利目标,主动打击敌人。如:暴露的人员、车辆、交
通要
道、仓库、高炮阵地、雷达、机场、坑道口、指挥所、观察所、码头
以及
已为我确实掌握了的遮蔽地形后面隐藏的重要目标等。以少数的火炮、
弹
药、突然袭击的打法,日以继夜地进行打击,积小胜为大胜,杀伤敌
人,
破坏其物质力量,造成敌人更大困难,动摇与挫败其部队士气,达到
在政
治上打击和瓦解敌人之目的。
部队基层的思想向来是最为活跃的,特别是在前线的战壕里,战士们
对“指示”
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其意义和可行性,对口味的就说“好”,不大
对心思的
也提意见。
接到“指示”后,某炮连士兵们窃窃私语,都觉得“打零炮”没得意思,对
敌
人的惩罚太轻微了,不疼不痒的,远不如急促射、齐射、面积射,几
十门上百门大
炮、每门打个几十发上百发来得痛快、过瘾。
指导员认真对待,认为对敌斗争的气可鼓不可泄,有必要专门上一堂
火线政治
课开导动员,讲一讲“打零炮”的重要意义。想厂一宿,他终于为自己的
理解想出
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大规模打击好比是扇敌人的嘴巴,打零炮好
比是弹敌人的
脑壳。扇嘴巴是警告教训敌人,弹脑壳也是警告教训敌人。同志们想
一想,你们脑
壳如果整天挨弹会是一种什么滋味?
一农村战士起立说:指导员,原来俺以为打零炮对敌人的惩罚没多大
劲儿,蒋
介石可逮到机会睡大觉了。现在明白了,打零炮其实是让蒋介石根本
没法睡觉呀。
要让我挑拣,我宁肯挨俩巴掌完事,也不愿连睡觉都被别人弹脑壳哩。
全连哄堂大笑。
战士的可爱就在于此,有时候,你讲一卡车道理他们也未必听得进,
而一两个
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贴近实际的比喻却一下子就打开了他们心头之锁。
只要他们一旦
思想通了,任何任务你都不必发愁不能够完成。
炮连全体遂欣喜愉快干劲十足地投入到“打零炮运动”中去。
※※※※※
“打零炮”与惊风狂雨铺天盖地大面积的威力射不同,它实施的是小火
慢功描眉绣花般对小目标的精度射。一个钉子一个钉子拔除,要求的是一个
“准”字。昼夜不间断地打炮,贯彻的是一个“扰”字。不定时无规则地发
射,讲究的是一个“活”字。急促射、齐火射、面积射虽大气磅确,但容易
滥芋充数,打上没打上谁也搞不清。“打零炮”不行,“中靶”与“脱靶”立
竿见影,看得清清爽爽,要求战术技术必须精湛,逼着你苦练出一身过硬功
夫。
事实上,“零炮运动”一经付诸实施,在部队立刻便形成了热潮,炮兵
们都说:“大打、放排炮过瘾,小打、打零炮上瘾。”“零炮运动”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在人民炮兵的发展史上亦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经过千百次战斗,前线逐渐形成了一套“打零炮”的章法,主要是:
对敌营房、指挥所,一般是在起床、午夜、黄昏、吃饭时间以不等间隔采用
排急促射实施突然袭击,达到让你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的扰乱目的;对道路口、
交叉路口,一般昼夜以不等间隔进行单发或排的齐放对其封锁,让你车辆人
员通过时胆战心惊,不知何时炮弹会从天而降;对白天已重点压制过的敌炮
兵连,在夜间经常给予突然的零炮袭击,让你不能放心平安地加修工事、搬
运炮弹;对敌活动频繁的场所,火炮事先准备装定好诸元,进行等待射击,
随时可能开火,打他个措手不及;对敌空投场,采用连集火,只要炸点偏差
不大,不立即重复射击,而采取无规律的间隔射击,让他摸不到规律;进行
零炮射击的游动单门火炮在临时阵地上停留时间不长,经常选择三、四个临
时炮位适时变换,使敌人找不到目标而无法进行射击;当游动炮变换了发射
阵地后,在旧阵地上布置部分炸药定时爆炸配合零炮的行动,以迷惑欺骗敌
人;游动炮的指挥,将权力下放至连,当发现目标后,由连直接指挥射击,
既保证射击的及时性,也锻炼了连指挥员的射击技能;除依靠侦察兵外,也
广泛发动群众捕捉敌人目标,熟悉敌人的活动规律,以求打得准,打得狠。
零炮运动的直接战果如何?莲河炮兵群9 月23 日的战斗总结写道:十
天的零炮战斗中全群共选目标183 个,射击404 次,消耗弹药6427 发,命
中目标109 发。其中,1 分群打坏51 号观察所一个,命中5 发,起火3 分
钟,另命中009 号、008 号岸炮,186、132 高地步兵掩体,812、113 号炮
兵阵地各1 发;2 分群对蔡厝营房射击起火1 次,命中1 发的有222 号目标、
小桥,命中了3 发的有洋宅营房、小见公路,在洋宅公路上还打翻吉普车一
辆;3 分群打翻汽车1 辆,直接命中1 发的有马山左侧碉堡、马山直射火炮,
命中2 发的有592、597、探照灯418 号,打死敌炮兵2 名;5 分群打坏吉普
车1 辆摧毁马山直射火炮1 门(掩体倒塌,火炮变形)。打毁伙房3 座(132
高地上2514 号命中2 发已摧毁,后屿伙房命中3 发着火18 分钟,马山伙房
命中2 发),蔡居营房命中56 发,有6 发将房子打穿。另外马山直射火炮3
次命中6 发,140 高地直射火炮2 次直接命中7 发(摧毁情况待查),140 高
地观察所命中5 发,后屿观察所命中3 发(一部分被摧毁)。后屿坡探照灯
命中2 发(伪装网被打烂)。
以上可以观察和统计的战果被6000 余发炮弹去除,命中率大概难以言
高,但如果加上不可观察和统计的战果,前指对10 天的战绩仍是相当满意
的,因为零炮运动不仅仅歼灭和杀伤了敌人,而且疲惫惊扰了敌人,基本达
到了以小量火炮弹药最大限度控制封锁金门使其补运难济的目的。
金门国民党前线记者最初报道说:“近来匪炮发弹数骤减,显示其弹储
明显不足,运输难题多多,其攻势已呈强弩之末。。”后来则又说:“匪炮
最近采取了一种‘蚊子战术’,来无影去无踪,声东击西,飘忽不定,不知
何时会突然叮咬一口。
于国军虽无大碍,却相当扰人讨嫌。”前线炮兵则说:我们的战法叫“大
炮打游击”,打着了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打不着也得吓他一夜尿几回裤档。
第十天,侦听机里传来一名金门军官歇斯底里的声音:操他妈,这过
的什么鬼日子嘛,吃不上睡不安,不叫我走,老子早晚得宰几个人!
不能说明一切,但也说明了一些。
※※※※※
毛泽东曾有“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的题词,以形容他本
人9 月13 日在武汉的挥毫泼墨,如何?吾以为并不过分。
3
炮兵射击由于地形的起伏和地球曲率的影响,在火炮发射阵地通常是
看不到目标的。火炮瞄向目标的表尺和方向等诸元,全靠指挥所根据阵地坐
标和目标坐标进行计算后赋与。而靠各种手段获取目标坐标就需炮兵侦察,
所以侦察兵素有“炮兵的眼睛”之称。
炮兵侦察的另一任务是修正偏弹。由于弹丸运动的路线,为惯力、重
力、空气阻力这三种力的合力所决定,故真实的弹道并非对称抛物线,而是
一条构成要素十分复杂的不对称曲线。加之风向风力阴晴雨雪的影响,远距
发射首发命中的可能性极小,产生偏弹反而是正常现象。这就需要前沿侦察
兵一而再再而三地对炸点指示修正,直至获得满意的结果。
迅速准确的测定或修正,一般须有两个以上的观察所同时工作,炮兵
称为“交会观察”。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三角”问题。两个点之间,只
构成“线”关系。
三个点,相互才构成了“角”关系。“线”仅有长度,“角”方可定位。
与人长着两只眼睛才能摄取物体准确影像的道理近似,交会观察所的“左观”
和“右观”,好比是大炮的左眼和右眼。
战斗打响,“眼睛”要是瞎了,开炮只能唬麻雀。“眼睛”要是患了“近
视”、“远视”、“斜视症”,炮弹只能“敲边鼓”。
某种意义上,炮战双方是在打侦察兵的本事和功夫,看谁家的观察更
敏锐更准确更快捷。
没有金钢钻,甭揽瓷器活。
不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甭想当侦察兵。
※※※※※
伴随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兴起于70 年代炮兵侦察射击自动化指挥系
统使炮兵发生了自二次大战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激光、红外、雷达、
声测、热成象等高科技侦测仪器与高速计算机的完美结合,使炮兵多年来梦
寐以求的“首发命中”正在变成现实。例如,敌方炮弹一出膛,己方的炮瞄
雷达便将它捕捉,在其运动弹道上任意寻找两个点,计算机便可将发射它的
敌方火炮坐标准确求出,并同时求出己方火炮之诸元,反应竟然快到敌方炮
弹尚未落地时,我们炮弹已经发射,且炸点精度不会超出10 米的程度。有
专家说,如将美军目前装备的“塔克法”、法军的“阿迪拉”、英军的“菲斯”、
挪威的“奥丁”等最先进炮兵侦射指挥系统用于1958 年,海峡双方仅需发
射各自总量1/15 的炮弹,便可获得同等效用的战果。
1958 年的侦察兵没有赶上好时候,他们只能手把望远镜、方向盘、炮
队镜、测距仪等传统光学仪器进行颇为旧式的观察。由于有飞机不能飞越金
门上空的禁令,他们的工作甚至不能得到航空照相的辅助验证。隔海作战,
大海构成了无法逾越的屏障,又使得他们不能秘密抵近敌工事前沿布设观察
仪器。加之对彼岸地形物貌不熟,发生误判,把电线杆、木桩当作修工事的
敌兵,把巨石土堆当作敌人的碉堡掩体的事便难以避免。但如果“瞎弹”太
多,百发只有一中,侦察兵是少不了要挨炮手的白眼,被讥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