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后记三十五·呢子大衣都有了?
次日,黛玉和宝钗的父母都来了。
双方签订为期五年的雇佣合同,从北宋中后期,到如今的大明,“五年”一直属于最长雇佣期限。到期了再续约都行,单次签约不得超过该期限。
一般而言,侍女十三四岁签约,十七八岁合约期满正好嫁人。
对贫苦人家的女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工作,也是跑去镀金的。她们在大户人家学了规矩、增涨见识,再去找婆家是很抢手的。
此时的大明,没有程朱理学,也并非遍地贱籍,雇主对仆佣的人身约束力不强。
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雇主也用不着那么多“家生奴仆”,因为那会大大增加雇佣成本。就像资本家招聘工人,残了老了直接解聘,我还要给你养老不成?
因此,世代都在一家为仆的现象极少,这种世仆反而属于绝对的心腹。
大部分都是干满五年、十年就解聘,能续约到十五年的都极少。
耗材!
李敏求负责拟定契约,同时他还是中保人,即身兼书契人、中人和保人三个角色。
中人就是中间人,包括媒婆、牙人也属于中人的细分。如果是职业中人,往往收取交易金额5%的中介费。
保人顾名思义,不用赘述。
不同的时代,侧重点不同。
历史上的宋元两朝,由于官牙极为强势,各种契约以中人为主,因为有着官方背景作保。而明清两朝,则是以保人为主,出了问题保人承担责任。
另外,买卖合同常以中人为主,而借贷合同则以保人为主。
契约从宋代就变得非常正式,甚至还有极为细致的法律条款。比如在房屋交易时,卖方如果恶意隐瞒信息(房屋已抵押、二次出售等等),官府可以直接宣判合同无效,并且造成的损失由中人承担。
三方签字画押,合同一式两份。
两个小姑娘的家人非常高兴,对着谢衍拜了又拜,无非是恳请谢衍善待他们的女儿。
谢衍还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是在城外街区买来的糕点,赠送给小姑娘的家人做见面礼。这个举动,让对方彻底放心,觉得谢衍是个好雇主。
“谢学士要去太学吗?”李敦实问。
谢衍说道:“等学术大会结束了再去。”
各种学术报告会,还要再过三天结束,期间洛阳太学一直放假。
但已经没什么值得听的了,那些真正的大科学家,已经私下分组排队等着做实验。
李敦实又问:“谢学士第一次来洛阳,很多地方没有逛过吧?我对洛阳熟悉得很。”
谢衍听得有些意动,想体验一把勾栏听曲。
唉,还是算了。
咱现在是芙蓉学士,得爱惜名声啊。
谢衍低声问道:“学士们去勾栏听曲,会不会影响不好啊?”
李敦实说:“怎么会呢?如果是学生去听曲,或许还会遭长辈斥责荒废学业。已有成就的学士们去听曲,那肯定属于风流雅事。”
谢衍听得心痒痒。
他在疫情之前,干过一段时间的施工员,经常听工地的前辈吹牛逼。说什么在土木辉煌时代,学土木的还不是狗,那时候经常被请去商k潇洒,而且还他妈不用自己掏钱。
说得谢衍只恨自己晚生了几年。
“郎君!”
两个小姑娘把家人送走,回来齐刷刷站在那里等待吩咐。
谢衍看到她们就心情愉悦,自己有两个漂亮丫鬟,而且还跟一位真正的公主传绯闻。哪用得着再去商k找假公主?
哼,我谢衍就不是那种低俗的人!
谢衍见她们还是村姑打扮,于是问道:“洛阳城里有没有成衣店?”
李敦实说道:“有成衣铺,也兼订制衣服。”
谢衍拱手道:“烦请带路,我给她们置办一身。”
李敦实立即让佣人去备马车,两个小姑娘更是欢呼雀跃。
这里处于洛阳近郊,而且还挨着龙门石窟,经常有贵妇人过来礼佛。黛玉和宝钗自然不敢跟贵妇人比,她们只是羡慕大户人家的丫鬟,可以穿绿绿的漂亮衣服。
她们身上的布裙,属于最廉价的印布,而且平时还舍不得穿。
李敦实认为,以谢学士的身份,就算丫鬟也该有档次。所以他让车夫直接入城,不去城外附郭街区的店铺。
马车来到西南城区的一条街,这里售卖各种各样的纺织品。甚至还有来自草原地区的羊毛毡、羊绒布,以及来自东北和海外的各种皮草。李敦实跳下马车,指着一家店铺说:“这里是钟家成衣店,洛阳城一等一的铺子。”又指着另一家店铺说,“那里是子衿坊,名字取得文雅,其实不如钟家成衣店。”
谢衍抬步走进去,只见里面挂着各种成衣,更上层柜台还有各色布料样品。
可以在这里选定布料和样式,请裁缝量身打造,几天时间就做好,而且还有送货上门服务。
“贵客里边请!”掌柜的亲自过来迎接。
这位成衣店的掌柜,明显比黄州府的学生更识货,他扫了一眼谢衍腰间的芙蓉玉佩,立即变得更加热情:“可是青丝称毫的谢学士?”
谢衍尴尬一笑。
李敦实说:“掌柜好眼力,这位正是谢学士。谢学士要在洛阳长住,新聘了两个侍女,麻烦你帮忙挑挑成衣。”
除了掌柜和裁缝是男的,这里的店员全是女子。
一个女店员被掌柜指使去沏茶,另一个女店员则笑盈盈侯在旁边。
掌柜说道:“一楼和二楼都是我家店铺。现在已是初夏,一楼全是夏季衣裳。楼上的成衣款式更多,谢学士不妨上楼看看。”
谢衍仔细打量那些成衣,跟短视频里汉服小姐姐们穿的不同,一楼这些衣服找不见宽袍大袖的。可能是因为夏天来了,清一色窄袖或短袖。
衣服变得穿脱做事更方便,这是主流发展趋势。
北宋初年,贵女和民女服装还有着清晰界限,到北宋中期这种界限就模糊了。贵女们也喜欢穿平民女装样式,衣袖变得越来越窄,只不过用料和细节更为讲究。
“这种是什么裙子?”谢衍像个好奇宝宝。
掌柜的介绍说:“此为旋裙,女子在骑马乘驴时穿。京中贵女们喜欢打马球,这种裙子穿起来最为便利。”
谢衍仔细研究了一下,确实很适合骑马。
这玩意儿其实早在北宋就有了,是开封妓女发明的,前后开胯,便于骑乘。当时就搞得汴梁贵女们竞相模仿,道德之士纷纷叹息,说世风日下竟学妓女打扮。
如今的大明百姓习以为常,早忘了旋裙的来历,马球场上全是穿这个的。
“多少钱?”谢衍问道。
掌柜的说:“二十贯。”
谢衍心想:这破裙子也没用多少布料,简直就是黑店啊!
黛玉挪了一步,悄悄扯谢衍的袖子,意思是这里太贵换一家。
宝钗的注意力,则在那些漂亮衣裳上,琳琅满目把她看了眼,根本就没听到掌柜在说啥。
谢衍也不怕丢人,直接说道:“我也没带多少钱进京,这里的衣裳买不起,等以后有了钱再来。”
掌柜的闻言一怔,他还没见过这般实诚人,微笑不改道:“谢学士能来鄙店,已然是蓬荜生辉。不论买不买,都可以再看看。能够结识谢学士,在下便已莫大荣幸。”
在掌柜的盛情挽留下,谢衍逛了一楼,又被请上二楼。
二楼的样式更多,甚至还有许多胡服,从日本到埃及的都有。但大多经过了改良,变得更符合国人审美。
谢衍的目光落在一件大衣上,这种造型跟现代风衣差不多,他去年冬天在黄州见父母穿过。
这玩意儿最早叫披袄,唐代曾经非常流行。贵人们不好好穿着,喜欢披在最外边,跟后世那些把风衣披着不穿的一个样。
朱铭在位的时候,对披袄进行了修改,就此变成火枪队的常服,现在许多官员和平民也穿。
眼前这件,用料却不一样。
呢子大衣!
“这种是什么料?”谢衍问道。
掌柜的回答:“胡绒。”
谢衍又问:“海外传来的?”
“初为兰州工匠所造,又被江南工匠改良了,”掌柜的详细介绍,“农学家们把漠南、吐蕃、安西、七河、大宛、天方诸地的绵羊杂交育种,前些年培育出一种毛发又细又长的绵羊。工匠们用这种绵羊的羊毛和羊绒,再杂以丝绵等料,最终织造出这种胡绒面料。”
谢衍说道:“我在黄州却没见过。”
掌柜的说:“胡绒最初是穷人穿的布料,当时只用羊毛织成,虽然保暖却不细腻,又厚又重还会扎刺皮肤。后来有兰州匠人加入了羊绒,又有江南匠人加入了丝绵,这两年才被京中贵人们喜欢。估计用不了几年,就会在南方各省传开。听说,养这种良种绵羊的牧民越来越多。”
谢衍的表情变得有点奇怪,他突然想象到一副画面。
画面的背景是工厂烟囱,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穿着呢子大衣,却又一个个梳着发髻或戴中式帽子。
多么蒸汽朋克啊!
(本章完)
次日,黛玉和宝钗的父母都来了。
双方签订为期五年的雇佣合同,从北宋中后期,到如今的大明,“五年”一直属于最长雇佣期限。到期了再续约都行,单次签约不得超过该期限。
一般而言,侍女十三四岁签约,十七八岁合约期满正好嫁人。
对贫苦人家的女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工作,也是跑去镀金的。她们在大户人家学了规矩、增涨见识,再去找婆家是很抢手的。
此时的大明,没有程朱理学,也并非遍地贱籍,雇主对仆佣的人身约束力不强。
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雇主也用不着那么多“家生奴仆”,因为那会大大增加雇佣成本。就像资本家招聘工人,残了老了直接解聘,我还要给你养老不成?
因此,世代都在一家为仆的现象极少,这种世仆反而属于绝对的心腹。
大部分都是干满五年、十年就解聘,能续约到十五年的都极少。
耗材!
李敏求负责拟定契约,同时他还是中保人,即身兼书契人、中人和保人三个角色。
中人就是中间人,包括媒婆、牙人也属于中人的细分。如果是职业中人,往往收取交易金额5%的中介费。
保人顾名思义,不用赘述。
不同的时代,侧重点不同。
历史上的宋元两朝,由于官牙极为强势,各种契约以中人为主,因为有着官方背景作保。而明清两朝,则是以保人为主,出了问题保人承担责任。
另外,买卖合同常以中人为主,而借贷合同则以保人为主。
契约从宋代就变得非常正式,甚至还有极为细致的法律条款。比如在房屋交易时,卖方如果恶意隐瞒信息(房屋已抵押、二次出售等等),官府可以直接宣判合同无效,并且造成的损失由中人承担。
三方签字画押,合同一式两份。
两个小姑娘的家人非常高兴,对着谢衍拜了又拜,无非是恳请谢衍善待他们的女儿。
谢衍还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是在城外街区买来的糕点,赠送给小姑娘的家人做见面礼。这个举动,让对方彻底放心,觉得谢衍是个好雇主。
“谢学士要去太学吗?”李敦实问。
谢衍说道:“等学术大会结束了再去。”
各种学术报告会,还要再过三天结束,期间洛阳太学一直放假。
但已经没什么值得听的了,那些真正的大科学家,已经私下分组排队等着做实验。
李敦实又问:“谢学士第一次来洛阳,很多地方没有逛过吧?我对洛阳熟悉得很。”
谢衍听得有些意动,想体验一把勾栏听曲。
唉,还是算了。
咱现在是芙蓉学士,得爱惜名声啊。
谢衍低声问道:“学士们去勾栏听曲,会不会影响不好啊?”
李敦实说:“怎么会呢?如果是学生去听曲,或许还会遭长辈斥责荒废学业。已有成就的学士们去听曲,那肯定属于风流雅事。”
谢衍听得心痒痒。
他在疫情之前,干过一段时间的施工员,经常听工地的前辈吹牛逼。说什么在土木辉煌时代,学土木的还不是狗,那时候经常被请去商k潇洒,而且还他妈不用自己掏钱。
说得谢衍只恨自己晚生了几年。
“郎君!”
两个小姑娘把家人送走,回来齐刷刷站在那里等待吩咐。
谢衍看到她们就心情愉悦,自己有两个漂亮丫鬟,而且还跟一位真正的公主传绯闻。哪用得着再去商k找假公主?
哼,我谢衍就不是那种低俗的人!
谢衍见她们还是村姑打扮,于是问道:“洛阳城里有没有成衣店?”
李敦实说道:“有成衣铺,也兼订制衣服。”
谢衍拱手道:“烦请带路,我给她们置办一身。”
李敦实立即让佣人去备马车,两个小姑娘更是欢呼雀跃。
这里处于洛阳近郊,而且还挨着龙门石窟,经常有贵妇人过来礼佛。黛玉和宝钗自然不敢跟贵妇人比,她们只是羡慕大户人家的丫鬟,可以穿绿绿的漂亮衣服。
她们身上的布裙,属于最廉价的印布,而且平时还舍不得穿。
李敦实认为,以谢学士的身份,就算丫鬟也该有档次。所以他让车夫直接入城,不去城外附郭街区的店铺。
马车来到西南城区的一条街,这里售卖各种各样的纺织品。甚至还有来自草原地区的羊毛毡、羊绒布,以及来自东北和海外的各种皮草。李敦实跳下马车,指着一家店铺说:“这里是钟家成衣店,洛阳城一等一的铺子。”又指着另一家店铺说,“那里是子衿坊,名字取得文雅,其实不如钟家成衣店。”
谢衍抬步走进去,只见里面挂着各种成衣,更上层柜台还有各色布料样品。
可以在这里选定布料和样式,请裁缝量身打造,几天时间就做好,而且还有送货上门服务。
“贵客里边请!”掌柜的亲自过来迎接。
这位成衣店的掌柜,明显比黄州府的学生更识货,他扫了一眼谢衍腰间的芙蓉玉佩,立即变得更加热情:“可是青丝称毫的谢学士?”
谢衍尴尬一笑。
李敦实说:“掌柜好眼力,这位正是谢学士。谢学士要在洛阳长住,新聘了两个侍女,麻烦你帮忙挑挑成衣。”
除了掌柜和裁缝是男的,这里的店员全是女子。
一个女店员被掌柜指使去沏茶,另一个女店员则笑盈盈侯在旁边。
掌柜说道:“一楼和二楼都是我家店铺。现在已是初夏,一楼全是夏季衣裳。楼上的成衣款式更多,谢学士不妨上楼看看。”
谢衍仔细打量那些成衣,跟短视频里汉服小姐姐们穿的不同,一楼这些衣服找不见宽袍大袖的。可能是因为夏天来了,清一色窄袖或短袖。
衣服变得穿脱做事更方便,这是主流发展趋势。
北宋初年,贵女和民女服装还有着清晰界限,到北宋中期这种界限就模糊了。贵女们也喜欢穿平民女装样式,衣袖变得越来越窄,只不过用料和细节更为讲究。
“这种是什么裙子?”谢衍像个好奇宝宝。
掌柜的介绍说:“此为旋裙,女子在骑马乘驴时穿。京中贵女们喜欢打马球,这种裙子穿起来最为便利。”
谢衍仔细研究了一下,确实很适合骑马。
这玩意儿其实早在北宋就有了,是开封妓女发明的,前后开胯,便于骑乘。当时就搞得汴梁贵女们竞相模仿,道德之士纷纷叹息,说世风日下竟学妓女打扮。
如今的大明百姓习以为常,早忘了旋裙的来历,马球场上全是穿这个的。
“多少钱?”谢衍问道。
掌柜的说:“二十贯。”
谢衍心想:这破裙子也没用多少布料,简直就是黑店啊!
黛玉挪了一步,悄悄扯谢衍的袖子,意思是这里太贵换一家。
宝钗的注意力,则在那些漂亮衣裳上,琳琅满目把她看了眼,根本就没听到掌柜在说啥。
谢衍也不怕丢人,直接说道:“我也没带多少钱进京,这里的衣裳买不起,等以后有了钱再来。”
掌柜的闻言一怔,他还没见过这般实诚人,微笑不改道:“谢学士能来鄙店,已然是蓬荜生辉。不论买不买,都可以再看看。能够结识谢学士,在下便已莫大荣幸。”
在掌柜的盛情挽留下,谢衍逛了一楼,又被请上二楼。
二楼的样式更多,甚至还有许多胡服,从日本到埃及的都有。但大多经过了改良,变得更符合国人审美。
谢衍的目光落在一件大衣上,这种造型跟现代风衣差不多,他去年冬天在黄州见父母穿过。
这玩意儿最早叫披袄,唐代曾经非常流行。贵人们不好好穿着,喜欢披在最外边,跟后世那些把风衣披着不穿的一个样。
朱铭在位的时候,对披袄进行了修改,就此变成火枪队的常服,现在许多官员和平民也穿。
眼前这件,用料却不一样。
呢子大衣!
“这种是什么料?”谢衍问道。
掌柜的回答:“胡绒。”
谢衍又问:“海外传来的?”
“初为兰州工匠所造,又被江南工匠改良了,”掌柜的详细介绍,“农学家们把漠南、吐蕃、安西、七河、大宛、天方诸地的绵羊杂交育种,前些年培育出一种毛发又细又长的绵羊。工匠们用这种绵羊的羊毛和羊绒,再杂以丝绵等料,最终织造出这种胡绒面料。”
谢衍说道:“我在黄州却没见过。”
掌柜的说:“胡绒最初是穷人穿的布料,当时只用羊毛织成,虽然保暖却不细腻,又厚又重还会扎刺皮肤。后来有兰州匠人加入了羊绒,又有江南匠人加入了丝绵,这两年才被京中贵人们喜欢。估计用不了几年,就会在南方各省传开。听说,养这种良种绵羊的牧民越来越多。”
谢衍的表情变得有点奇怪,他突然想象到一副画面。
画面的背景是工厂烟囱,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穿着呢子大衣,却又一个个梳着发髻或戴中式帽子。
多么蒸汽朋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