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总校长[穿书]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951
当然更多是因为沙陀和大唐两个国家的名字怎么组合都不算好听,唐陀?沙唐?还是鸿蒙吧。</p>
只不过十年之前,这个帝国只有两个成员,十年之后,这个帝国还只有两个成员。</p>
当年联合帝国成立之后,沙陀跟大唐从经济到科技各方面紧密合作,所以虽然如今最先进的科技并没有在大唐,但大唐也没有被抛下很远,反而也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文化体系。</p>
两个帝国强强联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周边国家在最初的观望之后,也开始纷纷申请加入联合帝国。</p>
第一个申请的是倭国,然后就被李谈否了,李谈的理由是:此国人多变·态,狼子野心,易养虎为患。</p>
第二个申请的是高句丽,李谈也给否了,他的理由变成了:高句丽人易自大自卑,喜窃取他人成果,人品卑劣。</p>
第三个申请的是渤海国,李谈的否定理由更加干脆:安史之乱时,渤海国作为附属国不仅做壁上观,甚至一度派人潜入中原,意图分一杯羹,此等背信弃义之小人,不可与之为谋。</p>
李俶看着这三连否也没办法,联合帝国第一开始实行的就是投票制,有新的成员申请加入之后,就由现有的成员进行投票,投计票超过半数就可以,反之则否。</p>
而如今帝国一共两个成员,李谈在沙陀的权利与朱邪狸等同,是以他根本不用问朱邪狸都能全权代表沙陀。</p>
当然,李俶不用问都知道,朱邪狸肯定是无条件支持李谈的。</p>
那么问题来了,一共两方,其中一方表示了反对,另外一方表示赞同也没用啊,并没有超过半数。</p>
后来这三个国家……就都成了大唐的版图。</p>
嗯,李谈特地跑过来一趟,带来了比大唐先进许多的船,还是战船,然后撺掇着李俶联合出兵,直接占领这三个小国得了。</p>
李俶当时还很奇怪,同意这三个国家加入联合帝国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动兵呢?</p>
结果不一样吗?</p>
李谈当时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打下来的话就是大唐的版图,而他们是大唐子民,一切都要按照大唐的律法来。现在你敢让沙陀按照大唐的律法来吗?</p>
其实说白了就是有没有主权的区别,当然这年头对于主权的含义都还不是特别了解,是以李谈解释的就比较多一些。</p>
李俶听懂之后,就同意了联合出兵的提议。</p>
然后……李谈就提供了一部分的战舰和海军。</p>
在看到沙陀有水军的时候,李俶是震惊的:“沙陀的水已经多到能打水战的地步了吗?”</p>
那是内陆啊,你搞水军做什么?</p>
李谈当时就给了一句话:“未雨绸缪。”</p>
李俶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他绸缪的是啥,不过,李谈手下的战舰和水军是真的凶猛。</p>
倭国和高句丽基本上都没有反抗的余地。</p>
当然,不提船和兵,就从武器上他们都落后了一节,李谈的士兵手上甚至有拿手铳的,而那两个国家的士兵还在拿着冷兵器。</p>
大唐随行的文武官员第一次感受到了武器先进的重要性,同时再一次决定如果不能彻底赢过沙陀,那就不要跟沙陀为敌,至少在沙陀表现出敌意之前,不要跟沙陀起冲突。</p>
反正在朱邪狸执政期间,他们倒也有信心。</p>
这三个国家被纳入大唐版图之后,李谈自然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好处——进一步降低了沙陀与大唐之间来往的关税。</p>
不得不承认,虽然沙陀现在看上去很富裕,但是论物种丰富和各种天然资源,还是比不上大唐的。</p>
现在他的很多研究原材料都依赖于大唐,然后每次购买这些原材料,交的关税都让他心疼。</p>
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是他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只是降低关税,短时间内是赔钱。</p>
但是放长远来看的话,还是十分划算的。</p>
因为有这三个小国的前车之鉴,李俶怀疑李谈一直不肯让吐蕃加入是不是也对吐蕃有想法?</p>
只不过吐蕃显然也知道了之前被拒绝的国家的下场,所以伴随着这一次的申请书而来的是陈列在边境的士兵。</p>
李俶好不容易在这十年之内让大唐缓过了一口气,渐渐的将羁縻州的权利收了回来,并且一点点学着沙陀将权利集中。</p>
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刻,他一点也不想跟吐蕃起冲突。</p>
他想了想直接将鸿胪寺卿招过来问道:“沙陀和皇可曾回信?”</p>
沙陀和皇指的就是李谈,之前大概是觉得国力够了,朱邪狸直接登基为帝,并且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他是皇帝,李谈也是皇帝,于是沙陀一时之间出现了两个皇帝。</p>
只不过十年之前,这个帝国只有两个成员,十年之后,这个帝国还只有两个成员。</p>
当年联合帝国成立之后,沙陀跟大唐从经济到科技各方面紧密合作,所以虽然如今最先进的科技并没有在大唐,但大唐也没有被抛下很远,反而也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文化体系。</p>
两个帝国强强联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周边国家在最初的观望之后,也开始纷纷申请加入联合帝国。</p>
第一个申请的是倭国,然后就被李谈否了,李谈的理由是:此国人多变·态,狼子野心,易养虎为患。</p>
第二个申请的是高句丽,李谈也给否了,他的理由变成了:高句丽人易自大自卑,喜窃取他人成果,人品卑劣。</p>
第三个申请的是渤海国,李谈的否定理由更加干脆:安史之乱时,渤海国作为附属国不仅做壁上观,甚至一度派人潜入中原,意图分一杯羹,此等背信弃义之小人,不可与之为谋。</p>
李俶看着这三连否也没办法,联合帝国第一开始实行的就是投票制,有新的成员申请加入之后,就由现有的成员进行投票,投计票超过半数就可以,反之则否。</p>
而如今帝国一共两个成员,李谈在沙陀的权利与朱邪狸等同,是以他根本不用问朱邪狸都能全权代表沙陀。</p>
当然,李俶不用问都知道,朱邪狸肯定是无条件支持李谈的。</p>
那么问题来了,一共两方,其中一方表示了反对,另外一方表示赞同也没用啊,并没有超过半数。</p>
后来这三个国家……就都成了大唐的版图。</p>
嗯,李谈特地跑过来一趟,带来了比大唐先进许多的船,还是战船,然后撺掇着李俶联合出兵,直接占领这三个小国得了。</p>
李俶当时还很奇怪,同意这三个国家加入联合帝国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动兵呢?</p>
结果不一样吗?</p>
李谈当时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打下来的话就是大唐的版图,而他们是大唐子民,一切都要按照大唐的律法来。现在你敢让沙陀按照大唐的律法来吗?</p>
其实说白了就是有没有主权的区别,当然这年头对于主权的含义都还不是特别了解,是以李谈解释的就比较多一些。</p>
李俶听懂之后,就同意了联合出兵的提议。</p>
然后……李谈就提供了一部分的战舰和海军。</p>
在看到沙陀有水军的时候,李俶是震惊的:“沙陀的水已经多到能打水战的地步了吗?”</p>
那是内陆啊,你搞水军做什么?</p>
李谈当时就给了一句话:“未雨绸缪。”</p>
李俶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他绸缪的是啥,不过,李谈手下的战舰和水军是真的凶猛。</p>
倭国和高句丽基本上都没有反抗的余地。</p>
当然,不提船和兵,就从武器上他们都落后了一节,李谈的士兵手上甚至有拿手铳的,而那两个国家的士兵还在拿着冷兵器。</p>
大唐随行的文武官员第一次感受到了武器先进的重要性,同时再一次决定如果不能彻底赢过沙陀,那就不要跟沙陀为敌,至少在沙陀表现出敌意之前,不要跟沙陀起冲突。</p>
反正在朱邪狸执政期间,他们倒也有信心。</p>
这三个国家被纳入大唐版图之后,李谈自然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好处——进一步降低了沙陀与大唐之间来往的关税。</p>
不得不承认,虽然沙陀现在看上去很富裕,但是论物种丰富和各种天然资源,还是比不上大唐的。</p>
现在他的很多研究原材料都依赖于大唐,然后每次购买这些原材料,交的关税都让他心疼。</p>
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是他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只是降低关税,短时间内是赔钱。</p>
但是放长远来看的话,还是十分划算的。</p>
因为有这三个小国的前车之鉴,李俶怀疑李谈一直不肯让吐蕃加入是不是也对吐蕃有想法?</p>
只不过吐蕃显然也知道了之前被拒绝的国家的下场,所以伴随着这一次的申请书而来的是陈列在边境的士兵。</p>
李俶好不容易在这十年之内让大唐缓过了一口气,渐渐的将羁縻州的权利收了回来,并且一点点学着沙陀将权利集中。</p>
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刻,他一点也不想跟吐蕃起冲突。</p>
他想了想直接将鸿胪寺卿招过来问道:“沙陀和皇可曾回信?”</p>
沙陀和皇指的就是李谈,之前大概是觉得国力够了,朱邪狸直接登基为帝,并且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他是皇帝,李谈也是皇帝,于是沙陀一时之间出现了两个皇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