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道:“如果你真的有足够的把握,现在就杀了陆巧不是更好?”</p>
杨惑没有应声,不多时,他哂笑一声,扭头去了。</p>
……</p>
这番风波过后,康绛雪在这座小宫殿里又住了七八日。</p>
他没再见到陆巧,只偶尔看到杨惑,次数不多,但能明显地感觉到杨惑的心情不佳,似乎一日复一日地焦头烂额。</p>
那道退位诏书写完翌日就在皇城中被颁发了下去,然而至今没什么响应。</p>
杨惑正着力准备登基典礼一事,然而颇为可笑的是,在原剧情中众望所归的杨惑在这会儿遭到了强烈的反对。</p>
这种反对不只来自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来自民间的百姓,他们异口同声不予承认,杨惑登基一事甚至到了口诛笔伐、人人叱骂的程度。</p>
“所谓百姓,谁会真的在意皇帝姓甚名谁,不过是苟且偷生的墙头草罢了,只怕是有人在恶意引导他们与我作对,可这群臣子……”杨惑神色凝重,万分不快。</p>
盛灵玉退出皇宫,留给他的是一个完全停摆、非议沸腾的朝廷,反抗性太过,竟让他无从下手,想接手政事却处处受阻,拖的时间越长,越叫旁人看着觉得他无能。</p>
反反复复,恶性循环。</p>
除此之外,盛灵玉亦是杨惑日夜担心的隐患。</p>
他时刻提防着盛灵玉卷土重来,偏盛灵玉一连数日都没有动静,又让他殚精竭虑地思考盛灵玉为什么不来,在谋划些什么。</p>
如此,康绛雪瞧见杨惑的时间日渐增多。</p>
杨惑时不时会到小皇帝面前小坐,脸色一次比一次难看,再过几日,他又开始时常出神发呆,回神之后,冷不丁地问小皇帝:“你在我的手里,盛灵玉竟也能安心,你说,若我像苻红浪一般将你吊在墙上,他会不会马上现身?”</p>
第163章</p>
如果是盛灵玉,小皇帝有任何危险,他自然是会来的。</p>
可偏偏矛盾的是,杨惑和苻红浪还有些不同,他并不会用明显的方式来伤害小皇帝,这并不是因为什么私情,而是正如那道欲盖弥彰、掩耳盗铃的退位诏书——杨惑始终抓着一块名为“皇族正统”的遮羞布不肯放手。</p>
把小皇帝挂在城墙上这种做法对他而言太过难看,反倒束缚了他的手脚。</p>
康绛雪知道杨惑这话多少是一种无意义的问话,却在其中真实地感觉到了杨惑的急躁。</p>
这种急躁并没有到此为止,在这之后,杨惑甚至更有些神经兮兮。</p>
康绛雪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到底如何,但隐隐感觉到了杨惑的情况似乎非常糟糕。这对小皇帝而言不是坏事,反倒是希望的象征,由是他喜闻乐见,对杨惑的悲喜丝毫不想相通。</p>
想是这样想,但视而不见却也很难,两日后的某个夜里,康绛雪深夜醒来,看到院中站着一个身影。</p>
杨惑深夜无眠,不知为何来到了他的宫殿,但没进来,只在夜色之中,直愣愣地戳在他的院子里。</p>
康绛雪猛然瞧见杨惑,感觉有些莫名奇妙。他对杨惑的印象从来都是极差的,但这一眼却感受到一种浓重的失意,好似有什么东西在消失,让人无可避免地产生萧瑟感。</p>
这些时日里杨惑做了不少大事,起起伏伏反反复复,小皇帝却一直没有再看过当初杨惑从井里被捞出来时的那副疯癫样,哪怕是得意之时,也沉稳得令人觉得虚伪,而这一刻,杨惑看起来十分单薄,又和当初的志得意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p>
平白叫人觉得落寞。</p>
不过这种感觉也只是一瞬,小皇帝很快便不想理会,亲自下床来关窗。</p>
杨惑看见了他的动作,没理会小皇帝动作中的嫌弃,出声道:“以前盛灵玉与我为友之时,凡事都比我要强一些。”</p>
康绛雪关窗的动作止住,因为“盛灵玉”三个字而暂且停下来。杨惑也不求他搭话,自顾自继续道:“因为我时常藏拙,遇事有所保留,所以从未觉得比他差在哪里,现在想想,或许即便我不藏,他也要胜我一些。”</p>
康绛雪不知杨惑为什么忽然和他说这个,但多少还是感觉到了什么,他皱眉接道:“……盛灵玉本来就是最好的,不像你这么算计。”</p>
杨惑听着,在夜色里猝然一笑,他似是想起什么,看着小皇帝的脸缓缓道:“他明明比我算计得更多,你总是视而不见。为什么呢?”说着,杨惑自问自答,道,“一开始我觉得你是傻,如今倒是能看清楚了,你不傻,你一直都是聪明的,只是偏心罢了。”</p>
“陛下偏心盛灵玉,从那次汤池初见就开始了。”</p>
康绛雪忽然有种被撕破面皮戳中心事的感觉,然而若是这些闲话,实在没有说的必要。</p>
康绛雪准备扣窗回去,杨惑开口叫住他道:“陛下,我知道盛灵玉一个秘密,一个他肯定不会告诉你的秘密。”</p>
小皇帝微顿,道:“所以?”</p>
杨惑没有应声,不多时,他哂笑一声,扭头去了。</p>
……</p>
这番风波过后,康绛雪在这座小宫殿里又住了七八日。</p>
他没再见到陆巧,只偶尔看到杨惑,次数不多,但能明显地感觉到杨惑的心情不佳,似乎一日复一日地焦头烂额。</p>
那道退位诏书写完翌日就在皇城中被颁发了下去,然而至今没什么响应。</p>
杨惑正着力准备登基典礼一事,然而颇为可笑的是,在原剧情中众望所归的杨惑在这会儿遭到了强烈的反对。</p>
这种反对不只来自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来自民间的百姓,他们异口同声不予承认,杨惑登基一事甚至到了口诛笔伐、人人叱骂的程度。</p>
“所谓百姓,谁会真的在意皇帝姓甚名谁,不过是苟且偷生的墙头草罢了,只怕是有人在恶意引导他们与我作对,可这群臣子……”杨惑神色凝重,万分不快。</p>
盛灵玉退出皇宫,留给他的是一个完全停摆、非议沸腾的朝廷,反抗性太过,竟让他无从下手,想接手政事却处处受阻,拖的时间越长,越叫旁人看着觉得他无能。</p>
反反复复,恶性循环。</p>
除此之外,盛灵玉亦是杨惑日夜担心的隐患。</p>
他时刻提防着盛灵玉卷土重来,偏盛灵玉一连数日都没有动静,又让他殚精竭虑地思考盛灵玉为什么不来,在谋划些什么。</p>
如此,康绛雪瞧见杨惑的时间日渐增多。</p>
杨惑时不时会到小皇帝面前小坐,脸色一次比一次难看,再过几日,他又开始时常出神发呆,回神之后,冷不丁地问小皇帝:“你在我的手里,盛灵玉竟也能安心,你说,若我像苻红浪一般将你吊在墙上,他会不会马上现身?”</p>
第163章</p>
如果是盛灵玉,小皇帝有任何危险,他自然是会来的。</p>
可偏偏矛盾的是,杨惑和苻红浪还有些不同,他并不会用明显的方式来伤害小皇帝,这并不是因为什么私情,而是正如那道欲盖弥彰、掩耳盗铃的退位诏书——杨惑始终抓着一块名为“皇族正统”的遮羞布不肯放手。</p>
把小皇帝挂在城墙上这种做法对他而言太过难看,反倒束缚了他的手脚。</p>
康绛雪知道杨惑这话多少是一种无意义的问话,却在其中真实地感觉到了杨惑的急躁。</p>
这种急躁并没有到此为止,在这之后,杨惑甚至更有些神经兮兮。</p>
康绛雪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到底如何,但隐隐感觉到了杨惑的情况似乎非常糟糕。这对小皇帝而言不是坏事,反倒是希望的象征,由是他喜闻乐见,对杨惑的悲喜丝毫不想相通。</p>
想是这样想,但视而不见却也很难,两日后的某个夜里,康绛雪深夜醒来,看到院中站着一个身影。</p>
杨惑深夜无眠,不知为何来到了他的宫殿,但没进来,只在夜色之中,直愣愣地戳在他的院子里。</p>
康绛雪猛然瞧见杨惑,感觉有些莫名奇妙。他对杨惑的印象从来都是极差的,但这一眼却感受到一种浓重的失意,好似有什么东西在消失,让人无可避免地产生萧瑟感。</p>
这些时日里杨惑做了不少大事,起起伏伏反反复复,小皇帝却一直没有再看过当初杨惑从井里被捞出来时的那副疯癫样,哪怕是得意之时,也沉稳得令人觉得虚伪,而这一刻,杨惑看起来十分单薄,又和当初的志得意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p>
平白叫人觉得落寞。</p>
不过这种感觉也只是一瞬,小皇帝很快便不想理会,亲自下床来关窗。</p>
杨惑看见了他的动作,没理会小皇帝动作中的嫌弃,出声道:“以前盛灵玉与我为友之时,凡事都比我要强一些。”</p>
康绛雪关窗的动作止住,因为“盛灵玉”三个字而暂且停下来。杨惑也不求他搭话,自顾自继续道:“因为我时常藏拙,遇事有所保留,所以从未觉得比他差在哪里,现在想想,或许即便我不藏,他也要胜我一些。”</p>
康绛雪不知杨惑为什么忽然和他说这个,但多少还是感觉到了什么,他皱眉接道:“……盛灵玉本来就是最好的,不像你这么算计。”</p>
杨惑听着,在夜色里猝然一笑,他似是想起什么,看着小皇帝的脸缓缓道:“他明明比我算计得更多,你总是视而不见。为什么呢?”说着,杨惑自问自答,道,“一开始我觉得你是傻,如今倒是能看清楚了,你不傻,你一直都是聪明的,只是偏心罢了。”</p>
“陛下偏心盛灵玉,从那次汤池初见就开始了。”</p>
康绛雪忽然有种被撕破面皮戳中心事的感觉,然而若是这些闲话,实在没有说的必要。</p>
康绛雪准备扣窗回去,杨惑开口叫住他道:“陛下,我知道盛灵玉一个秘密,一个他肯定不会告诉你的秘密。”</p>
小皇帝微顿,道:“所以?”</p>